半紅不黑後來結果在異地吸毒而聲名大壞,關楚耀還站得住,明顯是後台夠穩,不過,這些東西還是和音樂無尤,無須多說,事實是他的確能唱,而且有很多作品,未成金曲,也在網絡上頗炙手可熱,例如<你當我什麼>和<悲哀代言人>,對聽歌的人而言,才是重要的。是次新碟收錄包括以上兩首歌的十二首精選和六首新曲,總體而言,值得一聽。
他的風格越來越不「情情塔塔」,<佔領>和<我這一代人>都很社會性,兩曲可放在一起解讀,這是香港粵語流行曲中樂見的趨勢,也是極需要的歷舊不衰的元素,新晉填詞人小克更尤好這類題材。<佔領>控訴掌權者的鞭爪之長和官商壟斷的無法無天,同時描晝人們怎樣衝擊「財富堆積的堡壘/來撕破這面具」,講的是上街發聲爭取公義的人怎樣相信「理念結聚一刻變天」,通篇歌詞質素亦高,重搖滾的音樂延續featuring謝安琪的<四面楚歌>怒氣有餘。
<我這一代人>把新一代人生活方式的行屍走肉和無法不將理想埋蓋寫出來。他們的身分認同普遍模糊或是不甚重視,「你問句我是誰」和「我問句你是誰」分別運用添了新詩之味又表現了彷徨感,成因可能是煙花太耀眼表象太璀璨。生活只求安穩,不怕單調重複像「蝶與蜂找雌蕊」,所以「從沒有/想變做誰」,上一輩總是說努力熬出來當第二個李氏的假大空妄語,於他們而言都不再可取,他們也不敢奢求現實中會有奇蹟,因為空氣太侷促。進退失據的無力感最恐怖,「依世道照畫葫蘆沒趣」,可是不讀BBA跑去舞文弄墨畫畫攝影又不見得會被嘉許,眾人「如班車卡在懸崖/沒加油/沒撒退」,根本不知道旁人和世界想把他們塑造成怎樣的貨物或工具,當社會滑輪中的小鋸齒。最後他們被迫得露出了因躁狂而猙獰的樣子,赤手空腳走上街或幹自己想幹的事情,爆發的時候高呼「誰要輩分允許」,那些故弄玄虛的偽立場偽命題偽君子都令滿腔憤怒的他們受夠了,「哪一個偏倚/哪一個中立」都代表不了自己,出路只有「重建每段脊椎」。順帶一提,不單是題材,其曲風也有與陳奕迅<六月飛霜>相似的忽爾停頓又突然急激,搶耳而動聽。
<博愛>的表面主題是流行的微博,暗有中港分歧的小分析,搭些微爵士曲風感覺慵懶,頗有冷眼旁觀之感。關注、粉絲、推都是新世代用語,而「你一個V我一個V」裡一些名人如藝人、商店老闆、傳媒人等正是身分認證,它很諷刺地說那是「藏著階級暗示」,也有道理。人們沉迷發表博文,更新是廿四小時的,尤其是在「搭車食晏/平淡裡的寂寞」時,更要努力地借它「攝時間」。「為這高速世代開一個序」指的是微博這些資訊在極短時間內廣傳和收發的現狀,每個人在「小方格裡/簡單兩句」都隨時可引起別人的談論,再瑣碎的事情都可以開誠佈公,即使沒甚麼人看,也至少自娛了,吃頓飯流點血都「寫一博分擔苦痛讓那冰霜冷漠」,便輕易建立了一點的自我良好,這樣的新生活模式是好還是不好,是利多還是弊多,現在未是時候蓋棺定論,可是小克對微博讓內地人拓闊眼界和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可以交流給予了正面的評價,這亦是我用微博的原因,內地的文化和時事確實有其獨特的趣味,而且夠快夠新。對微博這項工具的討論其實可以滔滔不絕的詳談,而此篇還是先聚焦歌曲和唱片。
第三首歌<別再躲>以簡單的結他聲伴底,清新舒服,感覺他比以往成熟懂事了很多,和曾派台的<一年>對讀,似乎一個更清楚自己更光芒耀眼的關楚耀已然洗心革面浴火重生。而每張唱片必備的情歌<我還是什麼>就像從前的作品<倒數>、<守護者>、<你當我什麼>等等一樣入耳,其實他拿掐情歌的表達真的不俗,而且他的聲線,雖稱不上特別如周柏豪或陳柏宇,可辨度亦不低,遇到好的demo,還是有發圍佔領他的市場和小宇宙的可能的。
特別想重提<大小姐>,當初聽的時候已經覺得有趣,竟然也列為精選之一。此曲以大量口語入詞,勝過<悲哀代言人>中整首都用了書面語卻出現「而我已經不想再『霸住』這寶座」那樣突兀。關楚耀以第一身角度唱出愛得五體投地的廿四孝男友的生活和心態,即使對方像港女一般討惹人厭又「發老脾」又自戀也花盡心思哄她,把所有時間放在她身上,還能說出「不必怕有日會跌穿底價」,要和她永遠在一起,「小姐我想有個家/身家任你花」,「垃圾都當寶/誰會比你對待我更好」的超級盲目得另類的甜蜜感覺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