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道德,除了傳統,人還需要甚麼

我病倒了。

但我不能不再站起來,我寧願像聞一多那樣因為批評腐敗的當權者死而被殺,也不欲如馮道那樣埋沒良心而享榮華。我為別人為弱小為大眾捍衛的,不可隨我而去,即使我相信也知道還有很多和我類似的人在發聲,少一人,力量也就弱一點。

社會上的人,普遍欠缺的不是道德,而是道德勇氣。他們重視道德與公義,只在茶餘飯後,或,火燒到自身的時候。他們只講道德,不提勇氣,於是如無意外都可以在逃避憂愁的同時生活得很無憂。大家都慣於做錯而常見的事,有人問起他們怎樣這樣做,他們會看透世事的說,「都睇化喇」,或「你第時就信架喇」,或乾脆閉起溝通之門,連道理或歪理都拒絕講,將熱情一股腦地放在勇氣以外的框框裡投資經營。

犬儒的人,知而不行,明而不白,比無知的人對這社會造成更大更深的傷害,因為愚昧的,不過是愚昧,或者反對,而沉默,對真理的越辯越明,帶來更強的消極作用。就像春秋戰國時那則「一鼓作氣」的典故。敵方鼓足幹勁來攻,守方按兵不動,一而再再而三,令敵方士氣由高漲變低沉,然後一直伺機反攻的那邊就勝利了。但不打仗不代表和諧,相反,百花齊放才是和諧,到處都是唇槍舌劍,那就是社會的生氣勃勃之日,討論只要是建基於理性,那就只是以暴易暴的過程,目的還是和諧,理念還是一致,世界還是光明。偏偏,犬儒的人是只看敢言的人一直罵一直叫,他們連認同或不認同都不表態,待敢言的人死了後,還跑出街頭貓哭老鼠地為他收屍,說一些「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先知聖言。這樣高舉和諧而實際上是麻木的社會,只能一直是一池風吹都不起漣漪的死水,百年前如是,百年後亦只能如是。

老師教學生,目的是分享知識,傳道授業解惑,但也需要勇氣,因為老師要備課,首先他們要理解他們自己要說的知識。但是,從來沒有人講明老師這身分是一不容挑戰的權威,你的英文比他還要流利,文法基礎比他還要堅實,你就有權跟校長要求審查此老師的水平,只要當中不涉及個人情感,能以理性出發,目的是為整個班級謀求更好的教育,那就是有道理,有道理就應該攤開來說,而不是私下和一群同學議論,只募集有利自己的意見,這是放棄進步的表現,不只是學生,成年人老年人也不該抱持這種態度。

有個人說,地球是個正方體。社會裡,有相當大部分的群眾的認知是,地球是個球體。可是,他們竟是跑去跟那個人說,你能否不要說地球是正方體,這樣會誤導對宇宙科學概念不深了解不多的人的。問題就出在這個舉動。如果那個人說的,是地球是個球體,那些群眾還會有反應嗎?不會,因為他的說法存在一定真確性,那些人自然不會要求他閉嘴。資訊錯誤,的確會造成誤導人的後果,可是,資料如實,就可以令人加深對事件或理論的了解。所以,在這個社會裡,真的假的,我認為,都該說,而「假」的人理應持開放態度虛心求教,「真」的人也不要一百巴仙地覺得自己必然是對,要存在懷疑與好奇,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可能有完美的資訊覆蓋與分享,盲點的存在猶如空氣,一知半解的人是沒有罪的。一個名廚沒可能煮遍世上所有菜餚,一個歷史學家也沒可能認識世上所有歷史,只要有人能夠舉證反駁挑戰,權威就不存在,道理就有可能得到彰顯。

必須要說的是,作為一個成熟的人,遇到批評,即時的反應應該是反省,或是反駁,絕不是暗地裡叫批評者將批評像粉筆字般抹走。這不是傳統以來的「息事寧人」,而是欲蓋彌彰。

人應該堅持做自己相信是正確的事情。假若有朝,路上孩子有危險,快要被車撞上了,我出於同理心,會為救他而死。這是我認為我應該做的事情,這是「致良知」。在死後的世界,也許我會聽到很多人的意見,包括你還年輕,又讀過書,死得不值,或,那孩子本來與你非親非故之類。這個舉動,恰巧也符合世人的道德標準,於是不會招來猛烈的抨擊,但在這種事情以外,總有很多個人的決定,是世俗會覺得聽來極荒謬。

世俗的人,為數不少,他們連追逐與面對自己的信仰的勇氣也沒有,逆來順受,以為精明,明哲保身,自覺高尚。他們不知道或不願知道他們正在助紂為虐,他們不知道吶喊的必須。同時,他們愛好因循,因為改變需要犧牲的決心和流血的勇氣,傳統與進步的一番惡鬥,在所難免。好逸惡勞其實是人的天性,孫中山不見得不喜歡躲在家中乘涼,昂山素姬不見得不愛她將要離世的丈夫,但一念之差,利弊多少,就是權衡之處。

我一直以簡單的文字寫,不拋甚麼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的老調或理論,這是我認為必須的,因為我的話是跟那些欠缺勇氣的人說的,即使「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我還是想說。如今只要開了口,站上了台,我就不是自己最不齒的那些安居於道德高地指點江山卻不肯碰渾水的上等人。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