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曾蔭權,後有麥齊光,以後還不知將會有幾多人繼往開來下去,公務員的誠信,已經被他們的無恥行為徹底打擊,重建需時。而查核他們的,人人都知道,是廉政公署。
一九七四年,廉政公署正式成立,其成立的主因,是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公共服務機構的貪污問題相當嚴重,救急扶急的人,在接送傷病者前往醫院前,都要索取「茶錢」,在醫院的雜務,也得「打賞」,否則就沒有人理睬,連輪候公屋和申請入學這些事情,都不可不涉及「枱底交易」,而職責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警隊更收受賄款包庇黃、賭、毒,有法不執,赫赫有名的是警司葛柏。葛柏被揭發身家遠超一般警務人員,擁逾四百三十萬港元財富,不難令公眾好奇財源。當時的律政司要求他在限期內解釋財富來源,然而,葛柏趁此空檔竟逃離到英國。他這樣一走,積累已久的民怨就爆發了,抗議之聲不絕,港英政府亦知道民怨要平息,不久,港督麥理浩即宣佈成立一個獨立的反貪組織,由港督直轄。最後,葛柏被控串謀貪污及受賄,並被判處入獄四年。
當日港督,今日特首,兩者質素,高下立見,後者相形見拙。可是,曾蔭權為權力所腐化,沒有大礙,只要香港人的道德標準水平,還未跌至新低,香港還是不會淪落至大陸的田地的。
大陸的不堪是無可挽救的,因為貪腐和政權緊密結合,是阿Sa和阿嬌。反腐敗在大陸,沒有可能進行到底,因為事實並不如官方所言的「個體的墮落」,而絕對是「集體的腐敗」。大陸政治體制本身存有極嚴重缺陷,不要說反貪,連司法也半桶水,所以政權必然依賴和助養既得利益者來達致維穩。那些幹部書記,嘗到了剝削低下階層而得的甜頭,自然賣命捍衛這個向他們傾斜的制度,拋開只用在掛在口邊的仁義道德。在大陸,不論是反貪腐部門還是司法立法機關,全是紙老虎,是政權偽裝開放神州大地和世界接軌的雕欄玉砌,因為一但認真起來,順藤摸瓜地查真相,會極容易將罪惡連根拔起,那倒台之日則不遠矣。大陸官場關係千絲萬縷,胡亂揮刀,隨時會誤傷領導,那是得要被開除黨藉的,誰敢去斬妖除魔?你今日抓到吳書記,好像成了正義的化身,領導會讓你著手查辦,當著傳媒面前,吩咐你還十三億人民一個公道。之後,你若查明,他背後指使的,原來就是領導,你查著查著,就捋上了霸王的鬚。這時候,領導要不就是大發慈悲跟你說就此作罷,放自己的爪牙一條生路,要不就是叫你「煮重佢米」,禁絕他揭發與領導自己有關的貪腐來往。
演戲一般演著的所謂查案,只要不查到黨的根,即是領導和領導的家人,那公義也是可以拿來顯擺兩日的。香港的狙擊貪腐,則是來真的。今日,貪污醜聞雖越曝越多,廉政公署的存在,就正正代全香港市民監察和考驗著這片土地到底是個別人士其身不正,還是整個特區都腐朽,因為它不是屬於特首港督,不是屬於政府權貴,而是屬於普羅大眾。好財固然是人的天性,但有這樣的私心,不代表就是合理,正正因為我們更會不值別人可以得到不義之財,橫徵暴歛而自己吃不到那酸葡萄,我們更應該奉公平為原則。
昔日廉政公署成立,是緣於社會上的人表達他們的訴求,當時市民高舉「反貪污、捉葛柏」的橫額上街示威,人數數以千計,迫令港英政府追捕葛柏。今日,別說幾千人,縱是有幾十萬人上街,也只換來幾句「搞屎棍」,現實殘酷若此,人們又如何不撫今追昔,反複思念九七前的治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