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示範單位,最重要是存疑勿盡信,而疑慮只能透過自己觀察來釋除,因為對地產經紀發問是未必得到真實答案的。包裝行銷是沒有錯的,因為客人也是用肉眼看世界,但總沒有人會天真得以為示範單位就跟實際單位一模一樣。樓盤廣告,天海連成一線,彷彿處處都是香港正中心,舍堂宣傳短片,都有熱血音樂加上精彩剪輯,看起來總是吸引。
但是,不要以為每一個房間浴室共同空間都如你所見的那樣乾淨整潔,男房掛滿簇新球衣女房堆著可愛公仔,書架上有條不紊地排列著參考書——刻意安排的路線裡經過的景點都是被修飾的,就像遊覽北韓的外國客,只可以困在模範城市平壤,在金日成銅像前留影,在飯店吃烤肉,看女演員跳舞,被誤導北韓生活就是一派簡樸不失小康。但你看不見的,當然未至於北韓鄉郊那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無人可住,路有凍死骨,是可能會有積臭難聞的雪櫃,經常失竊的危機,或壞完又壞的電磁爐與洗衣機。
所以,不變的硬件是具最高參考價值的,例如窗外是園景海景還是沒有風景。若你在黃昏將近時到訪某些舍堂,憑窗遠眺都是一面金黃,海面泛著波光,是非常心曠神怡的,某些舍堂,則面向墳場,不過平生不作虧心事,也無大礙。地理位置也是相當重要,距離常用巴士站多遠距離校園多遠都應列作條件之一,若你熱愛運動健身也可考慮一下距離體育中心近一點的舍堂,若你對瑪麗醫院情有獨鍾也可考慮一下位於沙宣道的舍堂。
但大部分新鮮人都抱有幻想,覺得大學舍堂生活可一不可再,所以也不計較以上那少許麻煩,只求認識到一群投契的知己,度過教人畢生難忘的三年。今年兩批新鮮人競爭數量不變的宿位,要奪得一席比過往更有難度,但這裡如每人所言,只是社會的縮影。一種隱約的階級觀念,並不是在迎新營才啟動,不理想化地說,當你有求於別人,希望雀屏中選,別人就有了需要你去取悅(impress)的籌碼。
如何最大化爭一席位的可能性,是相當阿媽是女人的。首先,是新鮮人家在何處。基本上,家距離大學越遙遠是越添分數的,人所共知。功利一點,在參觀時應盡力表現自己的極感興趣與價值(靚仔靚女不在此限),縮小自己的缺點,同時留心填寫報名表,注意哪些方格要好好填,懂得多少運動或文藝則盡量填寫,以求得到體驗營的參加資格,若你幼稚得相信薄瓜瓜是以優材生身分入讀哈佛,那體驗營的入圍資格你也可認為是抽籤決定的,而事實上搞手們是會設法在有好感的新鮮人身上留下記號的。適量的問問題是可以的,但太愚蠢的不必問,例如「我聽說這裡曾經有新鮮人在迎期營期間入院」或「我在網上討論區看到傳聞說這裡很『仙』」之類,因為一般情況下你新鮮人是不會在參觀期間得到答案的,即使對方回答新鮮人,答案的可信性亦偏低。若你在參觀過後,興趣甚大,那就要乖乖報名參加在那你以為自己體驗對方其實是對方體驗你的體驗營。在裡面,還未可以鬆懈,因為表現得太一般甚至惹組爸媽們反感,則長途跋涉之苦也未必挽救得到你。我的建議是先盡己所能投入,即使後來你真的不喜歡那氣氛那堆人,也可以果斷拒絕offer,為了住宿方便而犧牲生活,只會讓你後悔莫及。有鑑於舍堂選擇影響甚鉅,體驗營不妨嘗試報兩所舍堂的,不成功那就沒辦法,有機會的話體驗兩邊,有個比較,也是好的。
於大部分已宿者眼中,這裡不是酒店,你的自由選擇權,是在履行他們心目中的舍生責任後才有的,所以融入為團體的一分子之後感覺太「chur」,就記得意識到自我,危險的不要強充,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畢竟負責活動的人也不過比普遍新鮮人年長兩三年。千萬不要墮進「appeal to pity」(訴諸憐憫)的邏輯謬誤陷阱,輕易被別人動己以情,付出所謂很多很多心血來籌備的,不代表好,我們可以欣賞他們的付出,但不一定要參與其中。一個廚師煮了一碟飯給客人,說他用了很多材料在廚房裡流了一身汗才炮製出來,但不等於它就是美味。希特拉當年辦集中營,也是勞心勞力,理想遠大,很值得敬佩的,可是他的目標,卻是要將不夠好的人都從優秀日耳曼人中分隔出來並消滅。
若要列舉,舍堂非住不可的原因,則必是在此港島地段居住呎價極貴,鄰近私人屋苑呎價以萬起跳,今日不試,他日賣身公司,埋頭苦幹,咬麵包儲首期,也未必可以再試,這才是最可一不可再的難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