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組長好嘢!大組長萬歲!

以下是我與友人談及香港中文大學的迎新營時的筆錄,提及主要為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工商管理學系的迎新營。深知其也時受人詬病,但資訊卻流於瑣碎斷裂,外人、新鮮人及中學生等都未能完整掌握其真象,所以如實公開內容,以正視聽。拋磚引玉,為引來有營養的討論,也基於我了解共產黨也有不貪污的幹部,巴西也有不踢足球的市民,性行為也不會每次達到高潮……還望不會遇上無謂的「不是每一個迎新營都是這樣的」反駁。

問:能否簡單介紹聞名遠近的「大組長」。

答:商學院實在太大,單是IBBA,一年的學位已經逾二百個,迎新營方面為了融洽一點便分組活動,會按學生所屬書院——聯合、新亞、崇基、逸夫此四個傳統書院細分為四個迎新營,而新書院的學生則混入以上四書院中。各迎新營都有大組長。我記得那一日,我們都身處一大房間,房間裡面都是聯合工管的人。組爸組媽就會開始領新鮮人回各自小組,然後熱烈寒暄一番,互相介紹。這時候感覺還不錯,頗開心的,好像大家都嘻嘻哈哈的。好了,當組仔組女齊集了,集合時間過了,迎新營就正式開始。突然之間,搞手們會舖墊一片風聲鶴唳的氣氛,不停傳出「sh」的微弱聲音,告訴我們,大組長要駕到。他們的語氣急促緊湊,不停地說:「大組長要嚟喇,大組長要嚟喇,大家保持安靜」。那我們是新鮮人嘛,就乖乖地靜了下來,觀望來者是何許人。

問:霸氣外露,猶如武俠小說裡隱世高手翩翩而至的派頭啊。

答:然後就進來了一個其貌極度極度不揚的男子,我暫且稱他為B君。他刻意板起臉,兇神惡煞,步進場內,身後有六名同樣嘴臉男子緊隨。六名男子散發著類似護法或侍衛的氣息,我們後來才知道他們稱為「影團」,全名我忘了是影子使者還是影子軍團,總之好笑,我不知道其他書院有沒有影團。他們走到舞台正中央,一聲不發,俯瞪台下的人,我作為一個新鮮人,覺得他們就像黑社會。之後,他們自我介紹,我們就知道了站在中央的B君就是大組長,也知道了旁邊隨從的身分。

問:大組長及影團的作用是甚麼?能否再描述一下他們的形象?

答:教我們Dem Beat吧,也許,兩、三個小時內他們一直板著臉不顯友善。我認為他們的目的是營造恐怖感,讓新鮮人害怕、崇拜和欽敬他們。我一直覺得沒大問題的,一個團體裡面需要一個領導者,荒謬的是,在這三日營期裡,組爸組媽私底下跟我們說,我們不能夠對他們不敬,例如大組長在我們身邊走過,我們要讓路或讓位給他們,小心囑咐「大組長要行過啊,借過啲借過啲」。又或者我們閒談之時提到了影團,評價一下那誰外貌比較可觀,組爸組媽又會神經兮兮地勸阻我們高調談論,千萬不要讓大組長與影團得悉,我們不被允許開他們的玩笑。我很記得有一晚,我們正在玩「房game」,組爸組媽忽然跟我們說,大組長將要來到,要我們預先想好稱讚大組長的讚美之詞。不久,大組長與影團來了,組爸組媽就引導我們說類似剛才「互片大會」上大組長你的「四七」真是填得十分好啊的說話。有時候在用餐之前,也會被引導要尊敬大組長,在動手前要說「大組長,第幾組食飯喇!」,待他點頭答允,我們才能溫馴地動筷。這些都沒有灌輸我們不良意識,只是我看不到意識何在而已。

問:Dem Beat在甚麼時候用得著?

答:四個書院之間要比賽,還要是「互片大賽」即Dem Beat比賽,我是不明白為甚麼要這樣的。在三日營期裡,舉例,首先第一日上午是聯合工管決戰崇基工管,然後下午則再決戰新亞工管,亂喊喊一輪,再亂喊喊一輪,翌日如是。我當時也是投入的,因為身邊的人都在喊,也隨波逐流去。分高下的標準是哪方喊得最大聲最整齊,當作一般啦啦隊比賽我也覺得可以接受。最可笑的是,原來到了迎新營尾聲,四個書院要大戰,場地裡有評判,於是我們要盡力的吼叫以求贏冠軍。搞手會說,首先是某工管對戰某工管,然後兩邊就會同聲一喊,(問:豈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瀟灑意境?)你可以這樣形容,因為的確是不停地喊著的,我記得某書院的beat是「We will We will rock you」的,於是一個角落就不停傳出這聲音,另一面則是爆出「UC摺埋」的聲響。「UC摺埋」是一氣呵成的,還有連串動作,全中大的人都知道的(詳參三步曲附圖)。在書院大O,還會有「七院會師」,七所書院聚首一堂,當聯合書院新鮮人在喊叫的時候,其餘六所書院會一起喊「UC摺埋」,氣勢非凡。我當時只感愕然,未至於心痛,但當時有些新鮮人的心靈就會忽然脆弱,萌生捍衛自己書院的壯志雄心,益發用力投入地喊,緊張非常,回擊「撐住UC」,也是有一套動作的。

12678-647989
左上是U字,右上是C字,最後是「摺埋」

問:「互片大會」上還有沒有更多有趣的事情?

答:「互片」即是對罵,也是傳統用語。在「互片大會」中,大組長及影團會站在飯堂飯桌上用力跺腳喊話,我們則擠在被劃好的小範圍裡,流著汗向上看,應聲喊話。在會前,是用餐時間,新鮮人站在飯堂外等候「放飯」。他們規定我們要在五分鐘裡用餐完畢,原因是趕著開始重頭戲。而你知道正常女生也不能在五分鐘裡完成,但若跟他們說還沒有食飽,他們也無視。進到飯堂,飯桌上已放置好他們分配的飯菜,以發泡膠飯盒承載安好。我認為此舉極不環保,因為沒有足夠用餐時間,食物被浪費,而器皿亦是不可再生物料。另外,我們被要求不必要地崇拜我們的大組長,又獲分發水印貼紙與毛巾手帶,上面印刷了大組長的名字圖案。就當這是為了製造歸屬感,但有一點我是不能認同的,就是我們要「片」一個「三唔識七」的其他書院的大組長。新鮮人獲分發一張紙,它的名稱是「片紙」,紙上印有他們預先創作好的beat,四乘以七就像古代文學的絕詩,中大的人命名其為「四七」。「四七」的內容,在他們喊一句,我們隨著喊一句的方式下練習著,字眼都很粗俗,是粗口諧音,「爆菊」也有,更有人身攻擊,例如「片」他性無能或食軟飯。極度費解,一個「三唔識七」的人即使真的性無能或食軟飯又與我何干呢?好的,他們認為這些都與我有關,那我就跟著喊話。有趣的是,組爸組媽在教授「四七」時,還會故意製造矛盾衝突,以崇基為例,在編造對方食軟飯的故事之後,他們告訴我們,因為聯合是一最受歡迎的書院,崇基一向妒忌(問:真像北韓誣蔑美帝的宣傳。),理由都是很無厘頭的,內容與學系完全無關。

問:整個迎新營的活動又與學系有多少關係?

答:完全沒有關係。如果有新鮮人真的有學科上的疑難,只能留待夜深時候詢問,犧牲睡眠時間。沒有明文規定必須參與「房game」,可是大部分人都選擇撐下去。他們都渲染一種態度,就是不過是四日三夜,盡力也是應該的,睡少一點也沒所謂,要爭取把握時間相處。然而,組爸組媽也一臉疲態,他們甚至接力跟我們玩「房game」或「夜話」,(問:乜嘢話?)夜間談話的傳統簡稱,組爸在旁邊睡,組媽醒著,組媽去睡,組爸就醒來。迎新營籌委沒有明確指引他們要跟新鮮人談甚麼,所以對話質素視乎他們個人質素,但基本上不會太挑戰底線的。

問:中大的傳統簡稱很多啊。

答:傳統嘛,他們很熱衷的。我自己屬於聯合書院工商管理,就是「聯合工管」,新聞及傳播管理學系,我們一般稱其為journal或傳理,但是正式簡稱是「新傳」,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心想,甚麼生存?真是笑了。還有life science是「生科」,地理及資源管理學就是「地資」(問:有沒有天干?)「政政」則是最正常的,因為我們也一向這樣稱呼,就沒那麼奇怪。

問:迎新營分組安排是隨機抽籤的嗎?

答:據我所知,因為知悉某女新鮮人外貌漂亮,有些影團會特地安排她們在自己的組別裡,方便接觸。以貌取人,是平常不過的事情。

問:你身邊的新鮮人與你有同樣的想法嗎?

答:在我的組裡,也有與我想法相似的新鮮人,認為整個迎新營很浪費時間而且活動無謂,例如練習「四七」,而「四七」是罵人的東西,在日後絕無用武之地。加上「片紙」不能流出,他們在「互片大會」之後會收回,不可私藏。

問:沒有人用手機把「片紙」拍攝下來?

答:我們是可以攜帶手機的,我不清楚有沒有人拍攝下來,可是若拿手機出來,組爸組媽又會神經緊張地說:「大組長會嬲大組長會嬲」,要求我們收起來。

問:大組長制度起於何時?為甚麼可以年復年傳承?

答:起碼五年,歷史我不清楚,每年都有人樂意接棒,今年當影團,下年當大組長,是不明文規定。有人樂此不疲的其中一個誘因是宿位吧。本來,中大的宿位難求,在計分制之下,就以聯合書院為例,居處與院校距離和單位大小當然是一環,對書院的貢獻也是一環,任職宿生會與參加院隊當然計算在內。黑箱作業原則上是沒有的,分配宿位由學校部門負責,但宿生會可以為人加一點分數。大組長與影團固然不是甚麼組織成員或籌委會,但貢獻明顯不少,自然得到推薦。

知悉部分中大迎新營正逐步廢棄大組長制度,因筆者非中大生,無從查考。迎新營的價值與意義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大學生走到他們人生中最後一個名實相符的學習階段,應該把寶貴的三年或四年青春都花在這些事情上,還是,應該因為察覺有誤而參與改進,也是可以思考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