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豁達的人應該完全超脫,抒發也是多餘,所以我一直相信,比蘇東坡與莊子更逍遙更具大智慧的,大有人在。而真正對社會不抱任何希望的人應該甚麼都不做,但聞一多還要寫《死水》,魯迅還在寫雜文,可笑。尖刻的筆,始終溫情洋溢,「看它造出個甚麼世界」畢竟還是悲痛之詩,不是晦氣之詞。
過去,有些人覺得香港沒救,非得置諸死地才有後生,又因貧窮無法「走人」,所以乾脆不沾污泥地站在岸坻高地旁觀食花生嬉笑而不怒罵。 社會上存在很多抱持類似想法的人。可是,這些人目視著近年主打不同單一議題的社會組織冒起,又有較不同於傳統黨派的政治力量抬頭,適逢生活環境越來越差,政府管治每況愈下,當中部分按捺不住,壓抑已久的熱心大作,跑到街上遊行,自以為亮出花了十年磨的一劍的時機來到,急急跳回他們曾極度鄙夷的沼澤裡。
怎料,各界各種香港人,一再讓泥足淺陷的他們失去衝勁,說好的醒覺,沒有如幻想般出現。他們以為專制自私的政權開展洗腦工作會觸動民眾神經,由於前車可鑑,終於會明白到表態時刻終於來臨,明哲保身,卻保不住下一代的人。可惜反對國民教育大遊行,還是不過十萬人,所謂大是大非,不過爾爾。他們以為立法會選舉是關鍵一戰,同仇敵愾少不免,槍頭一致互砥勉,號稱泛民的人,卻比六十多年前國民黨與共產黨更不爭氣,外敵日本軍還未擊退,地盤就開始割據,內戰諸君對壘。當仁不讓的山頭寨主,更因自覺最有號召力,寸步不移地緊守龍頭崗位,小卒苦無出頭之日。他們以為傳媒報章,操守猶存,可是,本來靜靜的喉舌竟也越來越不遮不掩地暴露立場,甘於歸邊投誠,受人錢財,替人消災。 奮鬥的人太少,力量太弱,懷著滿腔熱誠的他們,知道爭取民主自由,從來不能外判給某某,指望某某代理,而自己坐享其成,但他們身邊的姨媽姑姐大舅叔公,卻還未知道。於是他們只能只能只能慨歎民眾的短視和冷漠,氣餒放棄,或負隅頑抗。
為數不少的民眾都抱著這種心態,那麼有了普選,有了時間表,又有甚麼用。香港的身分,一日還是一個實際上歸附畸形政權的特別行政區,就再多幾個翻版李登輝李光耀昂山素姬也救不了。不論推行比例代表制,還是單議席單票制,選來選去,香港都只會被種票和蛇齋餅糉的水草綑死,浮不上水面。到了條文規則都打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我城之際,民眾才會驚醒,別有用心者常言的「民主時機尚未成熟」,原來也「錯唔哂」,自己——選民質素是最不容忽視的一環。不過,成不成熟是不必理會的,民主化是一個永遠沒有終點的過程,沒有第一步學走,就沒有跑的可能,不成熟,是必然的。一個孩子的成熟,其實從不是基因突變而成的,而是經歷無數次摔倒和撞傷而練來的堅強加上精明,社會的蛻變,大抵如是。
泛民主派團結之難,事實上,是難於上青天。所以我們不能依賴他們, 貪戀權位是人的天性,偉人偉大與庸人平庸,也不過出於普通人的自我與他們的自我差異,人不會絕對無私。曾經的五區公投,先有一邊退出,後有被認為是藍血黨的一邊與被認為激進暴力的一邊有目的地短期結盟結果兩敗俱傷,一方因為害怕背負與激進者為伍的罵名,選擇單打獨鬥,一方分裂混戰,連「同路人」都批鬥得體無完膚,為了選票,置大局於不顧。這是普遍泛民支持者不樂見的發展。然而,在八月的一連串選舉論壇與網絡角力中,同室操戈屢見不鮮,反覆出現。由此可見,旨意某民主女神某人民教主,或仗靠某專業某形象,難免會將香港推到更幽暗的深淵。
還算大好的一壁江山,將要斷送在梁振英治下的今年,捨不得看著香港淪陷的人們,開始憤怒,憤怒會使人賣力,也會使人乏力。他們有些到處跟親友「播道」,有些參與選舉義工,希冀聚沙成塔的可能,想保住泛民在議會的否決權,也有些乾脆回到之前不問不聞的comfort zone裡。而我矛盾地一邊幫忙游說,一邊不抱希望。
我當然想泛民保住否決權,否則,這四年將要付出代價之大,遠遠超過去十五年,單是新界東北深港合併已經足夠刺穿香港的大動脈。這個計劃,遲早水到渠成,大換血是必然會隨之而來的後果。 之後,更加大量不操粵語當街便溺的「香港人」在香港出沒甚至生活,滿七年,又能合法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扎根於此。而土生土長香港心香港身的,排外又排不到,敵我難分界,包容又包不住,正邪苦爭戰,人與人之間的原有信任與連繫只會被撕裂得更恐怖。香港人的成分摻了大量雜質,純度大降——毒品品質不純,吸了會致命,香港人身分不再代表認同香港生活文化,不歸路也註定。讓香港重重受創,失去一片土地,泛民都成哀兵,才能吸取教訓,換破釜沉舟的大捷的說法也不無道理。但那時候,即使泛民成長成熟了,連成一線了,他們又是為怎樣的香港人服務?為怎樣的香港人爭取普選?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以香港的民主來影響大陸的民主?(因為香港人已經等同大陸人)
現實一點說,除了泛民要靠挫敗來學習痛定思痛,不催生一股只愛香港不理大陸的極右政治力量,混亂的香港沒可能得到重光的機會。這樣的說法很陳雲論調,偏偏是香港唯一的出路。有超級保皇親中的,也該有心繫東方之珠的,有高呼中港融合的,也該有堅守兩地邊防的,有鼓勵依賴自由行繼續服務業化的,也該有支持推動工農事業重振雄風的。現在香港幾乎全部政黨都愛國(被騎劫為愛黨),此派儘管放膽不愛國(也不愛黨)。真正的愛護香港力量必須成形,不一定演成法西斯,但最好右到接近不知所謂千夫所指嘔心瀝血,務求平衡香港政治生態——這是在現實棋局中,最行得通的一步棋。
下個月的選舉,沒有只愛港不愛國的選擇。希望香港苟延殘喘,勉強撐住,當然要運用手中一票,支持散沙一盤的一方。而目光足夠遠大的,不妨在履行公民責任之餘,換換心態,演一回虛偽的聞一多,幫忙催生一下以港為先的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