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老師葉一知在報上發表文章,以去年新高中公開考試「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在香港,發展基本運輸設施時,應優先考慮整體社會利益而非個人利益』」切入,講解少數與群體的利益如何取捨與平衡,相當簡淺易明。對應香港近年不少社會議題來理解,更是顯見香港政府與社會的矛盾處處。相關部門與官員,從未好好正視問題,一味盲目地推行自以為合乎全體利益的政策,倒行逆施,以鴕鳥遁地結合官僚心態處事,以致民間的反對聲音每浪漸大(真心假膠另當別論)。
香港目前正在經歷的,分明地,是「少數人的暴政」,屬於一低商議性半民主制度——又低又半,其實就似陀怪胎。高官作惡多端,人格破產,卻又更無後顧之憂的情況,與過去十五年對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且看已經被人諷刺到無法再諷刺更多的語言偽術名家梁振英,還可以安安穩穩地竊據特首一職,就知一二。我們最需要意識到的是,梁振英的無賴,並不是個人腐敗或個別事件,而是體制賦予的灰色地帶,若我們僅僅把無恥二字與他緊扣,則會容易忽略到底是甚麼在縱容他。問題是我們要把牆身的洞用水泥封掉,而不是期待換了唐英年,換了甲乙丙,污水就不會流過來。即便換上了一個高風亮節的從政者,毫無顯見的赤化背景,整個風氣極其量亦只會有輕微不同,因為那高官不用負責的漏洞,是沒有堵塞了的,只是那污水被不知何許人暫時拿開了。
以上情況,其實正在反映,香港人那監察政府權力,越縮越小,這才是比特首是誰更令人擔憂的重點。大家都忙碌,即便想表態,行動力還是不夠強,而很多的人,還在喊著「我討厭政治」,像喊著「我討厭呼吸」一樣反智。而輿論的監察作用,因著政治原因,也越來越不顯著,各報各派是人是鬼,隨著歸邊轉舵,已漸昭然若揭。立法會裡面那批所謂民選的也不可靠,首先是制度束縛了基本上是比較會「反政府」的泛民,其次是愚昧泛民跟民間的脫軌,而我們還得為著只是脫軌還未算背道而馳而暗喜。自己走上街?成龍大哥會教訓啊,因為在他眼中,遊行是暴民所為,政府「應該規定甚麼可以遊行,甚麼不能遊行。」,嚴格管制社會不穩定因素。
如果有朝一日,暫且假設是二零一七,香港政制落實民主化而形勢又不是中共已掌握兼操控了民意,「少數人的暴政」,只會演為「多數人的暴政」,香港人最怕的混亂與麻煩,必然會成真。
其實,所謂提防,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劣質民主過渡期,是沒有可能跳過的。如果有人,將民主理解為少數服從多數,基本上,是相當無知的。民主社會的公民要學會的其實是,多數尊重、照顧、甚至保護少數。在以理性和愛為基礎的環境裡,民主就比較不會成為「多數人的暴政」,因為其成熟程度,亦代表了個人利益的被重視。正如葉一知文章所言,「把發展的整體社會利益與犧牲了的個人利益等同,但事實上前者帶來的個人利益與後者受損的個人利益在性質和價值上都完全不相等」是偷換概念。
香港目前的「少數人的暴政」,立刻換了制度,猶洋務運動之習其皮毛不得真傳,「多數人的暴政」絕對會出現,這可算是劣質民主過渡期,時長是未知數。當然,點都好,民主呢味嘢,有,點都好過冇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