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線電視洗心革面,發放新牌照,還是必須嗎——這其實又是一個不必討論的偽命題,因為沒有挑戰,沒有進步,地位穩如泰山的話,根本不會求變。任何機構體制的腐化墮落,固步自封,都循同樣軌跡形成。
這刻看一枚小小的樂易玲,就像看遍了香港普遍師奶群與家長的愚昧。
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發牌申請超過了正常期限四個月,也無法獲得審批。出於商業考慮,既得利益者無線電視反對發牌,是可以理解的,但政府勾結這獨大的電視台,扼殺電視台間良性競爭的前景,是說不過去的。如非勾結,還有甚麼更見得光的原因可以對全港市民交代?「有杯話杯,有碟話碟」是重要的,打開天窗說亮話,解釋不發牌的理由,即便無稽,也至少讓人信服一點。抑或是,那理由實在太無稽,無稽得,連不發牌的政府自己也開不了口?
樂易玲公開地向王維基潑冷水,質疑香港電視的製作「太突破,不知能否在免費電視播放,以母親身分說不會讓子女看」。原來在無線高層的眼中,香港觀眾都是一群脆弱得一受刺激會隨時心臟病發的病人——看醫護題材必須搭配比手術用具的出現次數還要多的情情塔塔你追我躲,才能夠淡化生老病死的悲傷,看偵探劇集則必須「畫公仔畫出腸」地解釋前因後果,否則那惴惴不安的心情會教他們寢食難安。
據她如此口吻,不難了解到無線電視向來抱持甚麼心態來經營,也明白到其劇集質素不知所謂的原委。他們以觀眾的父母自居,將無力反叛的孩子困在溫室,割裂與簡化娛樂,彷彿配合著政府進行愚民工程。到了今日,他們還認為,看電視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費神,它不過需要像組合櫃一隅那電子相架,畫面會走會動間中會讓觀眾挑剔兩句微笑一下就目標達到,不必再添加其他意義與元素。當間中有所謂重金製作的資訊節目或旅遊節目,無線就會將其包裝如恩賜之物,毫不面對現實是,同類型的,在外國或近鄰手中,已經出色得把自己拋離九丈遠。偏偏,馴化了的觀眾,食糞太久,偶爾碰到出格之作(於無線而言出格而已)如《天與地》就會讚不絕口,為著那一顆糖果而滿足,甚至生出無線電視會帶來生氣的幻想。
電視行業應該是百花齊放有如一視覺甚至心靈饗宴的,可是無線電視卻騎劫了我們的口味與智力,不知不覺,就這麼多年。如果香港電視的劇集裡的靈異、打鬥、粗魯等等元素在播出後真的招惹投訴(這個水平的投訴者為數不少的話,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它可再因應市場需求而更改方向,沒理由因為它的「過分突破性」而禠奪它經營的資格。新電視台,道路只有兩條,一是成功提昇觀眾口味,帶領風潮,二是被拖回泥沼裡苟且迎合,與無線電視分庭抗禮,為著廣告收益與收視點,爭奪低智觀眾的歡心。
無線容許有限度的競爭,容許自己體制內的民主或競爭,卻不容許外來的攻擊與挑戰,思維與專制政權根本無異,連反對黨也是自編自導自演出來的。樂易玲表示,所謂百花齊放與多元化,在無線一台之中,已經得到體現,例子是八點檔與九點檔的節目類型有別。可是,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民初家族的勾心鬥角緊接著清朝宮廷的勾心鬥角這分別,而是真正的新鮮感,與一朝徹底丟掉千篇一律的「TVB體」,「你到底有冇理過我感受?」、「你聽我解釋先喇」、「我當冇生過你呢個仔」、「最近發生好多事,我想一個人靜吓」、「做人呢,最緊要就係開心……」、「你走!你走!你走啊!(聲量漸大)」……對白劇情場景,甚麼都了無新意。
也許,在十年八年後,取代了無線龍頭地位的香港電視也會重蹈覆轍,創造新一堆「HKTV體」,淪為我們新一個恥笑對象。但是,無線那時,必然不會袖手旁觀,而是伺機反擊,為我們帶來驚喜。這些,已經是發牌的最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