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誰搬走了我們的奶粉,只是我們眼睜睜的看著它們從我們眼前溜走罷了。今時今日,港人所生育的孩子淪落到了連奶粉也沒得食的田地,責任不只在搶購的大陸人身上,也在賣港水貨客和好施仁義者身上。
在香港,善良的人很多。善良本來是美德,應當提倡,只是奸惡當前,包容就是縱容,設身處地就是自掘墳墓。大陸人不勝其煩地重提又重提於己有利的歪理也罷了,最教人難堪的是連香港人也緊抱這些於己無益的論調不放。而最常見的,我羅列如下。
一、有錢便是王啊。極度尊重香港最錯誤的商業社會核心價值,以為奶粉價高者得之理天公地道,不去鞭策有責任穩定貨源供應保障港人生活所需的香港政府,迫它給港人一個交代。事實上,所謂「小小一個香港政府」,它絕對能夠以不同政策及措施在打擊水貨客的同時嚴格監管零售及批發公司,有效杜絕奶粉如受傷失血般往外流的問題。只是,香港政府,不為香港人服務,而是為大陸人服務,所以一直以來,成效不彰。
二、將心比己吧。很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人設想,卻忘掉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兩句名言。大陸人買斷有質素保證的奶粉,都是出於愛護自己的小孩而已——自己的孩子也沒奶粉可食的港母,還枉作老好人,結果就被當成「水魚」——大陸人只是覺得香港欠了大陸,前生債,今世還而已,知恩圖報,血濃於水,都只是掠取利益的名目。說到底,他們那個國家裡面黑心商人處處,官商勾結,是他們的事情(早前受三鹿奶粉事件牽涉被貶的官僚最近全部回歸官場了)。同情心是有限額的,也該有先後次序的。要博愛,倒不如先從香港人愛起,才把多餘的同情心,分撥給香港人以外的人。
三、中港一家親嘛。這個理念延伸出來的七個字,就是「大家都係一家人」。既然大家同心同根,也就該無分你我,互相幫助,奶粉學位床位等等等等也得無私分享。這七個字,是一句比問候我全家更中人欲嘔的句子,寫得太多,在此不贅。
「為大陸能有多些有良心嘅商人祈禱,慢慢重建返佢地對喺大陸買到嘅奶粉嘅信心」一句,更能讓人以小見大地看盡港人注定被大陸人「食住」的原因。從來,受道德規範的人,也是敵不過不講道德原則的人的。就像一場拳賽,正正常常的對打,當然不會鬧出傷死,可是一方君子,另一方卻又是偷桃又是插眼,君子武功再高,也難免被擊敗。無恥的大陸人,就是看準了我們這個改不掉的弱點,看準了我們還相信人性的光芒在絕處會閃耀,包容忍讓最終可以換來和諧共處。於是我們就像嗜賭債仔的老母,一邊大罵,一邊疼錫,最後的棺材本,也被一點一滴的消費淨盡。
出於道義,出於倫常,出於愛子之心,甚麼都好,作為香港人,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可是,全民覺醒的時機尚未成熟,我們只能坐待東風,讓子彈繼續飛。任大陸人繼續猖狂地為非作歹,只是為了被宰窮的人,會在一朝驀然覺醒。覺醒,也就會團結,團結,才有跟大陸人決鬥的資格,因為以目前的香港人的思維和習性(注意,不是能力),與超級無敵打不死的大陸人打仗,我們是鬥不過的。回歸現實,如果香港家長真的對奶粉有需求,我強烈建議他們光顧水貨客。這一方面是一個解決燃眉之急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曲線誘發港人對賣港者和大陸人更強烈的憎惡,有助刺激麻木者的神經,實上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