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能食雞汁

11496_166797740151387_1087549496_n

我喜歡下廚,原因不複雜,不外乎沉醉於自欺欺人。

在外面用餐,人人都得有攝取大量味精的心理準備,沒有碰著無良店主使用半滴香或其他Made in China的調味料,彷彿已屬萬幸,是合等的退而求其之,自我眨抑。所以,「住家飯」的調劑,是不可少的。在家中廚房弄得一身汗水與油煙味固然麻煩,但烹調自己一手一腳提回家的大包小包瓜菜牛羊,得著是不會在飯後覺得口渴得像運動過後一般,以及可圖一點心安,基本上,是划算的。我是個懶下廚的人,但還未懶惰到,連自己的胃也懶得哄騙。

畢竟基因改造、農藥、殺蟲劑已與今日食材不可分割。或者,眼前所見的甚至根本不是尋常認知的,例如市面上的橙早已夾雜了桔跟柑,或是跟西柚的混合物,一分橙味也不留,最忠於原味的反而是一顆瑞士糖。所以,健康與否,或貼近原味與否,我們已經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置諸度外。最卑微的要求,僅是味道不要太壞,也不要讓我們有空餘時間去思考那碟菜有多化學有多不天然。

雞粉還是雞汁比較好呢——兩位主婦認真盤算著,該把甚麼添置到自己那小天地裡。她們都是很追貼潮流的人, 總能一邊舞弄著小刀削水果的外皮,一邊撫平著過氣雜誌上的皺摺,一邊不忽略隨時扭開著的電視。因此,她們知道頭抽能如何為不同肉類提昇鮮味,畫龍點睛,也分得清楚,雞粉與雞汁是肥媽Maria抑或是時髦的Jacky推介,又能跟紅肉白肉魚蝦蟹蜆怎樣百搭出新猷。

人到了某些階段,總得忘本。忘本不一定代表某人故意撇下了甚麼,背棄了甚麼,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更合乎個人身分與時勢的事情而已。何況,人人都說,不要跟錢作對,累積下來的名氣與口碑,尤其不該浪費。

今日拿著家樂牌乜乜物物在推銷的每位著名廚師與老饕,當日都曾經挾著各式各樣的名銜亮相登場,具備各自各的特色,在開初,名堂不是靠掐著一瓶雞汁或一盒雞粉闖出來的。蘇絲黃的無理取鬧聲大夾惡,周中粗若雙頭筆的眉毛,Jacky親切的笑容,韜韜的巨無霸體積,熾哥的油光頭,香港人大都不陌生。因為不陌生,他們出賣自己的專業。他們沒有浪得虛名,廚藝也沒有不進則退,只是,從一而終地堅持自己,跟大賺一筆相比,實在太過渺小。

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把球星代言球鞋跟球衣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球星不會強調自己每個轉身動作的難度,那冠軍賽中的一記「倒掛窩利」需要幾多苦練,只會在鎂光燈下炫耀著自己大器已成的華麗腳法。我們明知道史上最輕的釘鞋不是C朗成名的要因,但還是會搶購穿在他腳上的品牌,聊以自慰。在各取所需的供求關係下,我們的心靈需要滿足,方向需要引導,卻不能或不願花心機去紮穩根基。所以,成名者也就能大條道理地利用自己的成功,滾出更多的一筆收入。而說過打邊爐最重要是爐具安全的那位,也爽快地打倒了舊日的自己, 把次要的輔助物放上了第一位,樂此不疲、大條道理地向他的顧客兜售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調味料。

又一個週末晚上,他們又分身到另一個節目裡,興高采烈地介紹高檔美食,五星酒店的,或結合旅遊元素到異地海岸取景的。三文魚如何低溫慢煮,脂紋分佈平均的和牛部分如何精挑細選,法國銅蠔在洋流之中如何孕出銅鏽味,所談的都是非一般的消費。當雞汁雞粉就是點綴平民化美食的魔術棒,錢,似乎就成了唯一開啟真正美食的鑰匙——不無巧合,就像整家人屈膝坐在小廳裡看著《更上一層樓》食葡萄一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