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專業形象討好而深入民心而被假定為來屆「特首黑馬」的泛民中人余若薇,早前撰文反擊喬曉陽的點名批評,澄清自己縱然具備年漸老色日衰的外貌,卻斷然不是「兩面不是人」的「豬八戒」。回看她一路走來的政治足印,其「投共賣港」的嫌疑甚輕,但表態支持佔領中環行動,卻始終令人極為費解。
支持佔中人士邏輯最弔詭之處莫過於此。他們往往宣稱自己具備對共產黨奸險狡猾特性和醜惡歷史面貌的認識,深知中共最擅長的就是隨政治形勢改變及模糊不同詞語定義,卻又不懂從中共顯露無遺「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本色的歷史中汲取教訓,樂觀天真地相信挾傳教士的溫馴姿態,高舉愛與和平的白鴿圖就能跟對手達成共識,為香港爭取合乎法律的真正普選。當大陸的要員已紛紛「放風」,為特首的人選立下種種條件,從三分顏色的「愛國愛港」,至染起大紅的「不能與中央政府對抗,他們依然以為佔中能以先爭取落實普選形式為香港民主殺出血路,待政治制度確立後,就能恃之與強權抗衡。
對於他們的論述,無法理解的人已經質疑了百次千次,可是他們還是相信和理非非的功德無量,將能讓他們在青史上留芳名。事實上,他們的傻,不在於他們有如初生之犢,而是在於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支持民主自由的香港人要團結,是不可逆轉的正確方向,無奈,犯幼稚病的人太多,社會共識太難達致。這一年以來,我們一直責難梁振英的,不就是他的誠信問題和「語言偽術」嗎?明明說過永遠不會考慮參選特首,今日已然身在其位,掌其權勢;明明千方百計遮掩僭建之實,卻又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是「開誠佈公」。政圈中人朝秦暮楚,投機取巧,一時大中華一時本土派,固然教人不齒,但像梁振英一樣,連說話算話這極基本的承擔也缺乏,則更難要七百萬人信服。
然而,梁振英能竊據要職的原因,就是特首一職不是由市民一人一票的賦權,而是由小圈子選舉出來。知恩圖報,他當然不會辜負扶掖自己的人和背叛重用自己的中央,這正正是中央對特首人選設定基本要求的目的。
中央最樂見的就是佔中領頭者日後真的走到跟中共談判這最後一步。中央方面能動的棋子極多,例如「放風」會不接受選擇結果,會出動解放軍鎮壓之類。其時,佔中者必然以不欲有人犧牲為轉風駛舵的理由,又再祭出「拎得幾多得幾多」的舊話,大方接受不符合世界性的普選定義的選舉,消耗港人最後的籌碼,留下一個騰空了的中環,「保存彈藥」爭取再下一次的真正普選。太陽底下無新事,這套似曾相識的套路,因緣木求魚的社會運動而載譽歸來,相信也不出大家意料之外,再重來幾次,直至二零四七,總會有人出來謝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