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如年少無知的時候,曾經在公開節目講六四事件。那粵語殘片被翻了出來後,不少男性支持者紛紛表示自己心情激動,更說自己是為了翠如BB的靈魂而勃起,而不是為了她的長相。換言之,大家都在「丁」她的正義感和良知,而非以「丁」一般異性的心態和方式「丁」她。
事情鬧大了,人自然成了追訪焦點。當日的連詩雅跟王菀之,受的也是同樣的遭遇。當懷著一腔熱血「丁」翠如BB的諸君都在期待翠如BB會敢言如昔之際,令人意外地,靠了TVB的岸之後,曾經本著赤子之心發言的過去被她吞進了肚子裡,回應的竟是一句「人長大咗,睇法亦會唔同」。須知道,很多人都傻兮兮的對香港藝人抱有不必要的期望,所以,立刻對她感到失望的大有人在,是不出人意料的。在最在眾多討論之中,最出人意料的一款,不得不數「保飯碗」論。
有烈士護女心切,為了阻撓大家對翠如BB連番抨擊,拋出了「講咗真話,累到翠如BB冇得撈,大家又好開心咩」的論調。此語一出,言鋒所及之處,見血封喉,堪稱無敵。為保前途而不便對政治下妄語的人很多,六四這面照妖鏡,在這些年來,不知道迫使多少件犬儒現了真身,打回原形。在政圈混的梁振英,從昔日登報聯署譴責中共暴行的那年輕人,蛻變成當下瞪著眼講大話的語言「偽」術名家,認為鎮壓民運的鄧小平應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共產黨走狗,其目的也不過是求存。若說政客不同藝人,也不妨再回顧同屬藝人身分的其他人的傷亡程度——當日王菀之擺出無辜姿態,聲稱「我討厭政治」,避免與網民衝突,無非只為息事寧人,無非某程度上顧及她在香港以外的市場。而連詩雅顧左右而言他,也不過不想暴露自己的無知,想大家把專注力都放回她的港女形象。網民就因為翠如BB討喜而以上兩女惹人生厭就以不同態度待之,捍衛前者,群起批鬥後兩者,無疑是對人不對事的非理性表現。
非理性是合理的,太講理性就違反了「食、色,性也」的教條了。孔孟一套論人性,畢竟是準確無誤的。對待不同對象,人之所以有雙重標準,無他的,還是因為內在美、內涵、靈魂這些字眼不像淫聲浪語或標緻五官教人色心動而已。人在性高潮將至時會不顧儀態地呻吟或呼叫,露出既可愛又猙獰的原始面目,在現實面前,對醜女的樣貌或港女的品性赤裸裸地歧視,又跟這種表現有甚麼分別。不把慾火吼出來才不正常,才須拗直,不為翠如BB護駕才荒謬,才不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