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在台灣時,到處跟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同宿者搭話,其中一個是馬來西亞人。她是唯一一個能跟我以廣東話溝通的人,其廣東話是令人意外地的流利。我出於好奇追問原因,她解釋,那是因為他們是看香港劇集長大的,所以廣東話都能聽能講,只是口音怪怪,而她的廣東話水準,已經是全家人之中最差的了。然後她說到了自己隨年漸長已經越來越少看港劇,而這並非自己口味變了,而是因為港劇的水準比她的廣東話還要差幾倍。於是,我本來因港劇受歡迎而油然而生的幾分自豪感,瞬間便被她對現今質素慘不忍睹的無線黃金檔期連續劇的批評而瓦解得一乾二淨。
真正的好作品永遠不會過時。自台返港後,我重新追看了不論是首播還是深夜重播也相當膾炙人口的《衝上雲霄》,從經典中懷緬港劇昔日的輝煌。小時候的港劇,不論是劇情片或是喜劇片,都為觀眾製造了深刻的回憶,長大之後,就對無線這電視台越來越沒興趣。
《衝》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製作,是港劇登頂的里程碑。劇中的特技跟道具,例如飛機在雲層上航行的畫面和屏幕尚未邁向彩色的手提電話,在十年之後再看,落後突兀,人物的衣著打扮,甚至妝容配搭,亦因時代變遷而顯得極為俗套,但是,讓人欣慰的是,以上因素完完全全無損它的可觀性。重複觀看,觀眾也仍然覺得劇情張力有餘,節奏不失明快,劇本緊密有致。那時候,台劇韓劇之風初起,題材最多樣最入流的是港劇,東南亞甚至大中華的市場都由港劇獨佔鰲頭。以機場為實景,以航空業為題材,加上拍攝認真,《衝》俘虜了無數觀眾的心。它的吸引力,就像《春光乍洩》的一般,能穿透時間的限制,抵擋後浪的洶湧。不論是有型如Sam哥,討好如Vincent,拉扯重情如Belle,或是煩膠如Zoe,都無一不成為了家傳戶曉的角色。而大大小小的配角綠葉,都演得恰如其分,賦予了劇集更強的生命力。
無疑,好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是以厚古非今為嗜好的,可是,今日觀眾的撫今追昔,都是有的而放的利矢。《衝》承載的,也許是曾經年少而今日已為大人的觀眾的過去,但其肩負港劇傑出代表的成分,明顯更濃。因為香港雖小,但香港文化產物和香港國際機場卻有力稱霸華人世界,造出冠絕全球的佳績。港劇跟港英政府留下的基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其優秀而深得港人歡心,令港人不禁引以為傲。
說回港劇,事實上,本土文化永遠據有它無可取代的地位和市場,這道理放諸四海皆通,沒有幾個電視台是以設計迎合特定外國族群為目標而製作劇集的。歐美日韓台劇集之所以有風靡世界或東南亞的力量,根本原因還是質素問題,走紅發達的軌跡,從來都是起於本地,進而國際的。今日的香港出品,沒有跟外國以醫護業者為主角的劇集同日而語的資格是必然的,因為人才沒外國多,資金沒外國充裕,觀眾群沒外國廣大,可是,回顧上年度,在人人都在指點《on call 36小時》這裡那裡是怎樣和多大程度地抄襲某某知名外國劇集的情況下,它的口碑依然甚佳。香港電視台在具備不輸日韓台的強勁競爭力之外,還有一最強的優勢——那就是外國劇集水準再高,演員也始終不是在說觀眾的母語。因此,一日香港的觀眾仍然對香港劇集有需求,一日香港劇集努力下去也會得到回報。這說明了,香港劇集的前景並非必然光輝不再的。
在觀眾心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又喊又笑的演員,但出色的演員從來不是一齣劇集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演員欠缺好的劇本帶領和幕後工作人員協作,只會淪為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在電視台給予的拍攝支援有限的情況下,無線劇集水準有如江河日下,是必然的事情。 劇本方面,千篇一律是死症。管理層審查尺度太緊,以不變應萬變,令創作者失去大膽嘗試挑戰底線的意慾,結果有心的演員都不想接拍沒有發揮空間的作品,因為演完了他們也沒有演戲應該帶來的滿足感和充實感。《衝》中陳慧珊飾演的Belle,正正就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角色,而陳慧珊的演繹不但感染力十足,更令觀眾非常同情她掙扎的痛苦而無法憎恨她的軟弱。
其次是電視台明知製作出一齣垃圾都可以保持慣性收視,也就不會賣力求新。這是缺乏競爭對手的結果。十年前,亞視的頹勢未如目前,無線「落重本」炮製重頭劇,是鎮敵之策,史無前例地找來了國泰跟機管局合作拍攝《衝》,並擺出全台藝員傾巢而出的姿態,是重擊亞視的超級武器。今時今日,在無人可以匹敵的格局下,無線已再不會花上超過三年的光陰去準備一齣劇,也再不會像當年一樣遠赴異地取景,甚至在澳洲阿德萊德飛行訓練學校實地拍攝,《衝》中的阿德萊德、羅馬、佛羅倫斯和札幌,如今都已被假得不能再假的貼牆畫幅敷衍取代。演員的演技優劣,劇情的合理與否,廠景的像真不實,都無損一台獨大者的盈利。簡而言之,港劇的餘暉日逝,已經步進了不是臨時拉伕找林子祥來客串一下主題曲或再次選用<歲月如歌>就能挽回的田地。
說到底,續集能否超越前作,已經成了一個失去討論意義的討論話題。無線無法動員原班人馬上陣,國泰已被香港航空換上,Solar亦已成為歷史。依然光鮮的,只剩下香港國際機場,而它的世界排名也已經被其他國家的越過了。馬德鐘陳慧珊陳鍵鋒葉璇蘇玉華林曉峰石修韓瑪莉陳秀珠都沒了,靈魂失去,火花也必然擦不起,捨棄掉《衝》的袍袱,另起爐灶,減少外界比較兩者的機會,其實更好。 續集不再令人期待,是無線和香港電影業失敗的其一例子。那有賴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形成得來的情懷,不能還原,固然是無法避免的結果,但是,當電視台再無壯志,再無圖強之意,就算吳鎮宇跟陳法拉的愛情線有多精彩,續集也只會有如鳥獸之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