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魅魑魍魎,靈異之談又成了熱話。鬼於俗說之中,有善有不善,陰魂不散自是其中一大特徵。而說到陰魂不散恐怖之最,不得不提的便是情癡猶勝紅衣女的「老鬼」。
老鬼所指,是依附在某團體不肯離去的舊人,屬性是「離開是為了回來」。他們未必是於團體有害的惡靈,但他們傾向抗拒人生就是階段接階段地穿越的現實,總想回頭,不願向前走。他們跟社會上數以萬計的「老屎忽」相似,但因為欠缺「老屎忽」與新生代之間的巨大權利或身分差距,並沒有「老屎忽」那樣極度過分地自以為是兼踐踏年少的行徑。他們給予意見時的態度,多是友善的。而正正是因為沒有明刀明槍顯擺專橫,懂規矩的人,都不會阻止老鬼們年復年的歸來。職場無情,該到退休年齡而不肯離職的人寥寥可數,但學海浮沉,又青春又熱血,讓人戀戀不捨的理由總是太多。所以,當你以為只有大學生才會花時間在大學生的活動時,你便會發現,很多畢了業的人都懷有始終如一的古道熱腸。這份情不是不感人,只是,若是個已經投身社會的打工仔的話,在香港這麼一片冰冷之地,告假去看自己的舊地盤,按理而言是相當不輕易的事情。
一般老鬼都是在學時期非常熱衷他們所屬的團體的一員,例如中學學生會,例如大學學會,例如舍堂宿舍。曾經上莊,是他們之中大部分人的共通點。付出的多收穫的多,曾經上莊,歸屬感比一般參加者和宿生強烈,是毫不令人意外的事情。由於他們熱衷校務或會務,而且落手落腳地實幹過一番,他們本人就算沒太多內涵,算不上聰明,仍然會具備比普通人深刻的見解(不一定獨到)。推動中學學生會的民主化,探討何謂「搏盡無悔」,或是定義舍堂教育,他們都可以談上三日三夜臉不紅氣不喘。這一項專長,在他們的領域,成了他們賺人尊重的特長。
人的優越感是建基於自身優點之上的。強於辯論的人,因口才而感到自信,擅長繪畫的人,因畫作而找到定位。賴在舊地盤的老鬼,在進入舊地盤前大多從未認真投入在一件事其中,也計外表平庸、人緣一般,也許未必具備能對某些話題侃侃而談的能力。如今,他們可以對自己最熟悉領域的大小事務隨意置喙而且句句擲地有聲(起碼自以為),自信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未在其位也未歷其境的非高中生或新鮮人,大都對校政或大學校園生活認識尚淺,老鬼的力量,隨之而此消彼長。群居的古人推選強壯的人為共主,領導族群,今人到了新環境,會把新環境中最強的人視為可靠對象,這是一種原始的規律。有了可靠的感覺,戀愛的幼芽也比較容易滋生。所以,人常言,在大學裡,組爸媽追求組仔女很輕易,箇中原因,也與這一重前後輩身分不無關係。
然而,中學生活大學生活縱使快活,始終不可以活一世,人要走的都要離開。所以,曾經是學生會主席的某某,或曾經是舍堂莊員的某某,到了必須move on的時刻,總得move on。一朝離開他們的安全地帶,到了新環境,他們就會失去賴以自豪的「大仙」地位,因此,他們感到了惆悵、迷惘、失落。大部分人,當然會腳踏實地的逆來順受,找工作的找工作,隨波而去,但不少人卻會逃避現實,不但不在新環境另覓位置,還會一心留在原地安逸地打滾。
老鬼的氣場散發的,是那股迫人的「仙氣」。「仙氣」是可褒可貶的字眼,「仙」脫自英文詞語senior,是大學生用語,但其實是處處通行又可見的社會階級產物。在大學生活之中,因為老鬼對團體、對迎新營、甚至對一些他們曾參與創作的遊戲都很熟悉,所以他們情不自禁,往往很想把自己所知所感的一切一切跟所有後輩分享。他們滿腦子的想法隨時而進步,不少當年擔任搞手時無法派上用場的技能和構思仍然鮮活。於是,例行公事大如設計組名、構思口號,小如破冰遊戲、分組列陣,受到尊重的他們都喜歡摻一腳。在他們的眼中,新一代搞手總有不足之處,而他們自己則憑藉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觸覺洞悉所有,例如哪種新鮮人會是可取的,哪句口號會成為該組別的口號,哪個遊戲的安排準會脫軌,他們都心裡有數一般。他們一心想建設,不為名利,不為責任,只出於一團火。結果,本來應該由現役大學生負責主導的活動,在有人按捺不住要帶領和發聲的情況下,焦點總是被搶去,決定總是被左右——火那麼熾旺,誰又忍心澆熄呢,在外間找不到新生趣,要回到舊地重遊又重遊,終究是件小悲劇。
所以說,老鬼恐怖。他們的恐怖,在於硬要滯留,不快樂是必然的。這樣的苦苦堅持,就像在一段感情之中,明明一方已經講明不愛,而另一方還是糾纏不清。糾纏當然合法無罪,只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別人。肯放下,為的就是自己,也是對方。老鬼的位置騰空,新人大展拳腳的空間就會多出來。人生的快樂和成長,說到底還是在於覺悟放下,然後前行。「原來你非不快樂」,老鬼跟家長,其實都一樣,走每段路就要適應每種新風景。
這兩三年的大學的資訊日和註冊入學日,校園內碰著的父母模樣的人為數不少。普遍自主自立的大學生們看在眼裡,覺著好笑,因為這批家長,不論對孩子的心態是不想放手,還是放不了手,其實都是不合情理的存在。家長會老,孩子會高,「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懸浮在孩子背後,是自討苦吃的固執。雖云「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人除非禍及自身,否則也懶得驅鬼,視靈鬼若無睹,當作積福積德,但隔了幾個世代的兩方會鬧出格格不入的尷尬,實非「信則有,不信則無」之事。身分不再,大勢既去,美麗下台,光榮退位,都是裝飾好時代的帷幕,換個方式留戀青春,同時讓自己好好掌握自己的前程,又何嘗不是利人利己的善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