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而言,普通話係香港官方語言」

大陸人好喜歡大言不慚地說回歸了的香港是個講三文兩語的地方,這種話聽得多了,也習慣了。但毫無羞恥的一句「在今天而言,普通話係香港官方語言」,脫自一名香港人之口,令人感到的就只有錯愕。有些左派無自知之明,不認自己是「左膠」,但卻總是發表一些引導大家向普世價值、人權自由進發的似是而非的謬論,例如挑釁本土派不敢動那些為入國際學校而不教小朋友廣東話的父母的汗毛,又說不是每一顆雙非卵都會長成掏空香港的超級蝗蟲。他們就算多賣力證明自己是一心為香港,理性求真相,仍然是無法避免賣港之嫌,因為他們的言論,皆實實在在地為著新移民這批猛虎作倀,為雙非作嫁衣裳,犧牲香港人的本土利益。

12678-672428
Facebook截圖

左膠的慣用招式是將大陸新移民跟所有香港在地非華裔人士綑綁,讓孩子讀國際學校的外國人跟普遍待遇較差的南亞裔人都不能倖免。這種混淆視聽的手段,說穿了就是為大中華病毒續命。首先,國際學校學生家長一般都是一直居留在港,並非貪圖香港教育、醫療、社福資源而來,他們的經濟能力偏高,所以並不能跟大陸雙非比——一方會乖乖納稅,甚至還在在地促進香港GDP,一方則是製造龐大的負擔。其次,國際學校學生及其家長不講廣東話,一部分是懶講懶學,一部分是根本不懂。懶講懶學的心態固然應該糾正,因為廣東話於香港而言是最最流通的語言。但他們雖不懂粵語中文,其英文必然不俗而且流利到跟英美口音一樣,單憑這點,他們已經有資格當香港人,因為他們能講香港官方語言,異於只懂講普通話還要全世界遷就他們的大陸人。最後,即使國際學校學生並非土生土長,還要只懂英文,他們好歹也是隨同家人經正常審批程序來港,由香港出入境部門去審理,其潛在移民價值明顯比那150個名額高,而香港審批權的公信力亦比大陸的高一百倍。

另一種尋常不過的論調是「不是每一顆雙非卵都會長成掏空香港的超級蝗蟲」,簡而言之,就是大陸都有好人,巴西都有人不踢足球,蘭桂坊都有處女,四川菜都有唔辣……但現實是,在蘭桂坊找到處女的機會的確是比在圖書館找到的機會低,四川菜也是以辣聞名。這種程度的常識,用不著搬參考書堆學術字眼來印證,也不須動輒拿出「數據證明」。偏偏左膠就是喜歡抓小眾抓少數,然後將其無限放大,去彰顯自己的仁德無雙,急公好義,當別人認為常識不必多加論證時,他就說你扣帽子。

普通話如果是官方語言,基本法和政府網站裡面應該明明白白寫了,白紙黑字,童叟不欺。想「接受現實」納入普通話為香港官方語言的人,其實才是持著血統論當令箭的法西斯。新移民的問題,根本與血統論無關,硬要追溯好多這一輩香港人父母都是從大陸南下,沒有意思,因為今時今日的香港已經不同幾十年前的香港,時移世易,定了社會的型,有了自己一套。的確,當時文革走難過來那批難民都是不守秩序的,插隊和隨處便溺都很常見,但幾十年來他們也被「香港化」了(其實是調教他們的殖民政府的功德),成了壓抑本性安分站立的正常人。

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走難南下的人,身分是難民。接收難民,是出於同情,不接收,也是道理。今日的雙非並不是難民,他們選擇移民香港,就有責任尊重、融入香港文化,而不是霸完床位霸完學位然後仍然唔識廣東話。就當他們在大陸是蒙難的,但香港有必要體諒他們體諒到空出自己的家園來包容嗎?自己也顧不好,顧其他國家的人,是有親嗎?既是有親但又無真正血緣,那又到底是甚麼鬼東西在作祟?

香港人樂善好施是好的,但香港人是泥菩薩,而大陸人更多的是咬呂洞賓的狗。他們要咬過來,香港人應該是要擋的,可是香港內部竟然也有很多洞明大愛之人,滿嘴仁義道德,一身自命清高——古有假道學,誤國,今有真左膠,誤港,歷史的教訓果然不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