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膠

必須踢走陳璟茵跟區諾軒的原因,是運動在他們領導下的抗爭方式太畫蛇添足,並不是「左膠就係有原罪」。他們不像膠力十足的前塵往事成疊厚的雙輝一葉,是沒有人有空把他們定型的。事實上,到政總集合的人,目標都一致,要如何行動,根本不需要多餘的商討。大家一場來到就是撐場的,用最明智的方法利用他們帶來的力量就可以了。

把主導權還給港視員工,是最正確的做法。希望這群懂得社會現實的當事人可以實際一點,要政府在限期前面對群眾,否則就立刻將行動升級,例如邀請傳理學系一同罷課示威,直至政府還他們一個公道為止。這限期不應拖得過長,三兩日已經有突,長期抗爭必然等於失敗。由於香港人沒那麼多時間跟大家耗,主導運動者,更要好好利用香港人在有限時間裡爆發出來的民意。如果政府仍是鐵板一塊,無視罷課示威的人,港視員工就不妨坐到馬路上,以非暴力方式擾亂公共秩序,直至自己訴求得到理睬,才起身散去。這是跟越來越不怕香港人的港共政府對話的籌碼,而這個做法早就被提出了好多次,只是香港人接受不了。

無能就要安分,我總是如此跟人說。歷史上所有極權政府包括當今中共,不惜抵受國際輿論壓力都要禁止人民集結,原因是社會積聚怨氣,人一多,必然會暴動,亂局出現變數就大。這是上街遊行示威背後的訊息。但是,越來越專制的港共政府不怕,也不覺得有必要嚴陣以待,因為他們清楚知道受過英國植民(是培植、扶植,意思是positive的)教育的香港好公民惡唔出樣,不論十二萬人,還是二十萬人,最終都會和平散去,一點垃圾都不留——香港的民意如此垃圾,好心就過主,乖乖地留守家中睇May姐算數,坐地鐵過來金總都得付車費給港鐵的嘛對不對。缺乏具體擾亂公共秩序行動計劃,沒法製造跟敵人對賭的籌碼,人數跟規模引來了國際輿論又如何?那遠水不能救近火,明明自己十幾萬人在金鐘曬了馬,還要商討一下好不好發動其他人圍堵無線亞視?還要兜個圈假手西方傳媒幫拖?這十幾萬人的存在有何意義?

要發牌,就是要動搖得到港共政府。長期抗爭就等於消耗自己資源,傳媒和普通人也會對越拖越慢的事勢越來越不關心,最後走回敗路是必然的。速戰速決是致勝之法,唱K播電視都係浪費時間,當然,在等候政府反應期間,看看港視的出品消磨時間也是不妨的。

「攘外必先安膠」。外是政府,內是緣木求魚的膠人,左中右都存在。不合時宜的抗爭方法必然會捲土重來,為了成事,為了迫政府低頭,大家都應該提高警覺,一聽到台上有人開始滔滔不絕就要把他按下,一遇到有人要帶頭唱歌就要向他報以噓聲。觀昨日之勢,整場運動由陳、區二人主導,最終「戴耀庭牌佔中化」,淪為了宣傳戴耀庭牌佔中的工具。孜孜不倦地教育大家deliberation的重要性和怎樣商討怎樣分組,無疑是膠到震的。在民意最浩蕩之際,很多人都捱不下去,不商討便逕自鳥獸散了,這不是香港人想要的結果,希望由翌日開始,形勢會轉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