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雞扒妹,不為時代祭牲

岳飛堪稱為中國歷史殿堂之中的名人,其含冤而終的故事流傳千古,大肆演義的後人居功至偉。精忠報國刺背上,十二金牌召回朝,下獄罪名莫須有。但事實上,岳飛之死雖有冤,卻也非無他自己促成以及時勢使然的因素的。

一是戰和正義的問題。要開戰,要北伐,冠冕堂皇的民族大義喊喊倒風光,上陣浴血的不過是士兵軍人。推人去死,總是輕易的,但和戰則可以換來百姓生活安定,縱是短暫「苟安」,也是權宜之計。二是岳飛兵力的問題。岳家軍的力量並不足以改變宋金之間的戰事格局,小勝一仗易,取下金人難,岳飛的冒進形象,與其軍真正的價值不成正比,南宋諸將盡出,也不見得有把握收復失地。三則是功高蓋主的問題。由於宋高宗本人不主戰,老是一心重奪中原、號稱「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旗下將領,無疑等同不得君主心的麻煩製造者。簡而言之,他只不過是一個心雄志壯,忽略現實形勢,又不懂揣摩上意的南宋軍頭。

講得太遠。話說南宋之岳飛錯在單純,今日的官恩娜也又何嘗不是。官恩娜有她無辜的地方,也有她愚昧的地方。罵她「舐共潑婦」太過,包容她的無知又不可能。這種人注定要成為時代的祭牲。岳飛倘生於太平盛世,或是遇着其他君主,戍疆護國,鞠躬盡瘁,總不至落得如此死法。同樣,官恩娜這種離地千金,在八十年代出道,或跟王菲爭艷,也不會惹來今日禍局。那時候大家不問世事,只求跑馬跳舞一切不變,包容他人,成不了敏感詞。她昧於時局,偏又靠網民追捧起家,結果就倒了自己米。

香港社會已經步入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年頭。你可以說香港人小事化大,忽然政治,癡鬼咗線,但民情已經醞釀日久,人人騎虎難下,個別例子論,文化差異論,血濃於水論,市場已經越見萎縮。

有人說,現在的網民都是暴民,其他人就算措辭溫和,內容理性,只要立場有異,有違「政治正確」,都會被殺得性起的他們追斬。言論自由,人人皆享有,我倒認為網民直至目前都仍然是大環境之中立於危牆之下的雞蛋,所謂封殺某某藝人,根本只是逞口舌之強,極其量罷買罷看。這批所謂暴民手段或用語再暴烈,跟遍佈社會的霸權分子而言,其實都是蚊髀而已。又有人說,煽動民粹,只會使港人跌入親共黨派圈套,落其口實,被一網打盡—我反而好奇中共為了殖民,可以打得幾盡。民粹應予以疏導而非鎮壓,是大家都清楚的方法,所謂一網打盡的手段,難不成就是在香港重演六四?港人憤怒,表態抗共,你跑來狠批大家衝動魯莽,又跟只知喊和理非非的人有何分別?

心中有火,正如有慾,不發洩出來會傷及自身。香港人已經被大陸人跟中共踩上心口,借小事發難的次數,只會有增無減。這增幅反映的是,香港極右法西斯大勢將至,全民瘋狂拒共排共的日子也不遠。岳飛應否犧牲,是否無辜,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點,同理,官恩娜是否只因與大眾立場有異已被上綱上線地批鬥,已經無關痛癢。風雨飄搖,戰略未成,人心望治,雖有秦檜之流,理性主和者亦眾,好戰善戰的難免成為異數。這於岳飛個人而言自然是教他「怒髮衝冠」的,他有他的抱負,但時代容不下他,也尚未需要他。官恩娜自然難與岳飛相比,但二人之「時代祭牲」遭遇,實在相似。

香港一直只有左膠,沒有右膠,尚算理性的本土派算不上右膠。右膠就是要跟左膠看齊,人家發了瘋似的關愛大陸弱勢,右膠就發了瘋似地捍衛本土利益。談大愛包容的人出賣了香港利益,將香港倒拉成一個負數,香港人要拉回正數那一邊,即是香港利益歸於港人,須靠不擇手段為求自保的民眾力量,變成右膠是其中一種平衡天秤的方式。

岳飛贏得身後名,功過不在一時,官恩娜得失大眾,淪為過街老鼠,但還有她的明星路要走下去。她跟一心北上賺人仔的人例如溫兆倫之流是不同的,她要大家包容,不是為了取悦大陸人,她只是單純過頭,暴露了自己的典型離地思維。如果官恩娜想保住女神地位,走投無路,大抵只有由普通女神演為民粹女神一途,譬如公開講句「大陸人死返上大陸」,超越歐錦棠,超越杜汶澤,成為右膠藝人先鋒,成為香港的「雞扒妹」,跟香港廢青暴民一起聲討老屎忽,守護香港。官恩娜的條件不遜於人,有樣有身形有歌喉,與其淪為炮灰,何不趁勢來個鯉魚翻身?

chickenpa

2 Comments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