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守旺角,其實從來只是第二方案。之所以緊守,是因為佔領政總毫無癱瘓的力量,而中環又沒有人去佔領。假如中環這個最能改變大局的樞紐遭受影響,我們便會越來越接近政府的要害。
目前中環之所以仍然暢通無阻,原因有幾個。
第一,是領導與村民因素。雖然金鐘沒有大會,學聯學民和佔中三恥仍然有領導力,不願擴大佔領地的村民又早有滲透,市民想煲大件事,卻連一條龍和道也拿不下。
其次,是人力分散到了旺角。旺角對基層市民造成滋擾,是很minor的顧慮,因為那些旺角居民根本不會走到樓下反映己見。旺角之所以被市民認為非守不可,是由於他們對癱瘓交通以製造影響力相當堅持。除非中環宣告成功拿下,否則旺角市民不願意放走已經到手的十字路口。
第三,佔領中環對人數要求最大。起一個灶頭,要思考的是警察需時多久才來到鎮壓。幾十人靜坐中環,十分鐘內警察必到,然後這幾十人必被清場。再講,就算起灶頭人數接近一千,警察未能短時間之內清場,一千人也無法封鎖行人天橋和地鐵出口滿佈的中環。換言之,堵彌敦道加砵蘭街加上海街加西洋街加亞皆老街加山東街,比堵雪廠街加畢打街還要低難度。
政經是相連的。大家都清楚,佔領的重點是癱瘓,藉癱瘓損害經濟和打擊股市,自下而上的迫權貴向政府施壓。中環的人被土共打傷這後果,港府承受不來。因此,跟外資中資乜資都有公司的中環相比,平民天堂旺角確實是不太有用的,但關鍵是,棄守旺角,不等於可以拿得下中環。除非現在守在金鐘的市民一下子湧過去鄰近的中環,否則面對現實,中環就是不可能被佔領。
簡而言之,金鐘不動,旺角不能動,中環不取,旺角也不能失。政府最畏懼的是市民失控,但主流民意卻仍然覺得佔領範圍應該有減無增,甚至在金鐘召開集會,呼籲大家繼續向世界證明自己是非暴力。這種「睿智」,這種正中政府下懷的和平理性,就是六日佔領下來,形勢不但沒變好,反而扭成了死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