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寫了一篇<不中聽的話:如何以國際關係現實主義閱讀「佔領中環」之後>,拜讀過後,實在要說,這是寫得得體的勸降文章,也是很現實的文章。如此現實的勸降,也只有沈旭暉這年少而望重的教授級人馬來寫,才免除得了網民的謾罵,好使大家可以平心靜氣地消化。
事實上,香港要完全追隨「西方價值」,過渡成為完全民主政體,絕對是一場漫長的戰爭,因為共產黨一時三刻不會倒台,而它不倒台,就自然不會放權給小小特區。共產黨控制整個國家,將權力集中於中南海,經受不起「民主的刺激」,失常起來,隨時有可能夷平香港。殺個幾百萬人,對它而言實在輕如反掌。這是令人很難接受的客觀現實,是前線不能講的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inconvenient truth。
然而,共產黨之所以不願意根據說好的基本法,給予香港民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脆弱,而且不了解它正在統治的中國人中,劉曉波那樣的人不是大多數。假如香港願意將人大框架「袋住先」,然後設法在一錘定音的鐵閘縫之間,盡力改變民主化四大界別的組成,取得階段性勝利,旺角不撤,金鐘也九成撤。談現實,香港的內政是特區的內政,本來就沒那麼想爭取民主的中國人,是不會要求共產黨回應十萬個為甚麼的。退一步說,就算深圳特區也想有樣學樣撐撐黃傘,深圳也沒有基本法。只要共產黨略施小計,將與香港自九七以來拉拉扯扯的方式照辦煮碗,將深圳人的民主訴求拖上個十年八載,也絕對不成問題。香港最不可以忽略的現實是,學聯學民甚至戴耀廷真的是代表得起所有香港人的,因為自九月廿八號至今,大家都已經被拖得很累了。

香港這個特區,對於共產黨的最大價值,是經濟超自由,政治不自由。只要經濟繼續自由,政治自由多幾分,而香港人絕不喊打倒共產黨,共產黨是有可能與香港合作的。現實地說,香港不算是個孔武有力功夫仔,但確實是掐住了中國權貴的尾龍骨。先放下反共這個遙不可及的口號,折衷而為,不過是認清自己小國的地位,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和身分去為自己爭取權益而已,算不上是向共產黨搖尾乞憐,或是盲目退讓。
要爭取民主,良好經濟和身分認同都是關鍵。經濟的良好,自然不是只看生產總值,而是要看階級之間的差距大小,而身分認同,則是正如沈旭暉文中所指的,香港人要在大部分議題上有共識,否則就算有了公投,輸家也必然不服氣,社會只會反覆撕裂。現實地說,重整本地經濟結構,要走的路很漫長,而觀其他國家或城市的做法,例如韓國三星的冒起與壟斷,都是由有為的政府帶頭的,香港卻沒有這麼一個政府,只得由民間自發。香港所有雞蛋都放了在中國籃子差不多十年,一下子決裂,靠零售業與收租維生而目光短淺的人,自然怨氣大增。漸漸淘汰這批老人和杯葛不利香港的產業和公司的耐性,後起之秀必須要有。
最後,以上都是很現實很現實的「惡言」。被說是有犬儒之嫌,或是跟沈旭暉一樣站在北京的立場向香港人勸降,也是無可厚非的。但羅馬非一天建造,八九點鐘的太陽也總要等待正午,而我對已經振起的香港後生仔,相當有信心,因為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醒覺,千真萬確。就算這次真的以撤退收場,讓子彈飛一會兒吧,屬於新一代人的歷史巨輪,是會頑強地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