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建制派在全港瘋狂開設街站收集聯署,以反制不孝子戴耀廷的星期日公投,你就應當知道現在不是鬥人頭的時候。在量與質之間,若必須二擇其一,能夠彰顯堅定意志的關鍵少數,絕對比五十萬人齊上街更為重要。
星期日公投具體操作,已是沒需要討論的閒事。事關這公投的目的,是那群縮頭烏龜受壓過度,急於草草了事的第一步。任何人予以支持,就等於再次任得學聯代表大家與政府對話。那麼,學聯多次延誤戰機和談判失利之大過,又會因為大家的重新授權而一筆勾銷。
學聯放棄升級,又因為政府縱容暴徒而中止對話,使得燒得正旺的火勢慢慢弱下去,早有前科。後來終於與政府對話,大家又很合作地不使對話破局,會議前夕克制忍耐,民氣日漸流失。到了林鄭開出一個根本不能算是offer的offer時,那方又抛來一個無謂的公投,所有佔領者已經被玩弄成了強弩之末。不論學聯立心如何,真心抑假膠,它的處事方式,造成的客觀結果已經是分化大家。學聯一直都很「鬼」地,藉慢八拍的動作為政府消耗市民的力量。假如這次學聯再度成功收割民意,與港共政府或是中聯辦講數,然後又耍太極一般文火慢煎,球來球往個上十日八日,配合警察意圖將佔領者一網打盡的策略,這是大家想要見到的局面嗎?這是值得以捱更抵夜去換來的結果嗎?這是不可能的。
目前戴耀廷提出的方法,是為學聯重建代表性,但這個懦弱無能的代表,對運動有害無利,必須予以抵制。任人欺侮的一方,輕易妥協的代表,不可能為大家取得成果。
學聯談判時高估自己能力,升級時又低估自己能力,是其極度惹人討厭的地方。不過其智力有否下限,誠信有否破產,價值有否增加,其實都不值關注。真正的重點是,在無法推舉能跟學聯抗衡的民意代表這前提下,市民會否將行動升級,以反制總是在拖大家後腿的學聯,推倒這個代表。就算一時三刻爭不了話語權,至少也可以以快打慢,制止戴耀廷左右大局,胡亂賣大家豬仔。
我發現學聯的宗旨,似乎是向老套矯情文人九把刀取經的——「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他們只是想鳩做一些事,並不是要成就一件事。他們也覺得自己沒可能成功爭取真普選,但洗濕了頭,走又不是,不走又不是,才卡在大家眼前。一方面不帶頭佔領中環,另一方面又不停為對手製造慢慢部署打法的空間,使我方籌碼沒有增加,對方牙力則節節上升,可謂其鳩做的鐵證。
總之,打算退場的,要退也得自己退,不要被公投和警察迫退。而不打算退場的,請盡力煲大市民的籌碼,將有用的民意攤在習近平面前。他正在觀望香港人為了自治能夠付出幾多,能不能夠突破政改報告中提及的電子公投示意,突破拖拉了廿日的金鐘旺角偏安。就算只是幾千人的逆襲,或是多來幾個創意可比登山掛旗的marketing,也必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比靭力,比決心,香港人實在不應該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