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知識分子是怎樣煉成的

在等候賽事正式開始前,我拿著亞洲週刊在讀——這無疑是有點分明的造作,畢竟年輕人不該拿這樣乏味的讀物,吸收甚麼資料,某程度上是為了跟甚麼人溝通,建立自己甚麼形象的。所以,拿著八卦潮流類型是比較好的,因為大家都會經過報攤,也難免看《東張西望》,會喜歡討論誰跟誰搭上誰跟誰分手誰成為了視帝視后,或是隨便指著某件品牌秋冬新款,對模特兒評頭品足一番。這樣的談資都能成為理所當然的談資,話題容易入口,不須視野,只須意見,不必底蘊,隨心出發,口味不重,跟誰都可以搭訕。

別人問,那是否readings,即是課程要求的那些。我搖頭,說手中那只是雜誌用作消遣——這當然又隱隱滲著無法自辯的自命特別,幸而新相識的對方並沒有換一臉不屑來瞧我。於是她們好奇了,續問下去,關於我主修的科目。然後我理所當然地回答了,讓我的閱讀行為顯得合乎情理。她們目光裡流瀉著詫異,一邊說著「POLI咁變態」。

事實上,我當然不是因為主修甚麼而閱讀甚麼,因為我根本從來沒有從主修甚麼那裡學到甚麼。而當有人認為「POLI咁變態」的同時,我也覺得生物化學與數學公式是可望不可即的妖獸。至今我還回答不上那常常被問及的問題,就是我為何主修這兩科。

我從來不好意思說,自己的中文好,因為事實上我的中文並不好。語文水平良好是一宏大的事情,其實我不懂得廣東話正音的源流,也不認識盤古開闢天地神話的具體要義,更不擅長「刨」一堆參考書然後抽絲剝繭地炮製出一個得體的power point。我只是藉著寫字來表達自己,而原因不過是我不懂畫畫跳舞話劇音樂。寫得不至於甩皮甩骨,僅此而已。而主修政治,更不消提了,過去兩個月合共也沒有在各個課堂上出現五次,導修不是遲到就是不到,readings一份也沒有看過。熱衷,沒有,責任感,沒有,當然最後成績也會是同樣的虛空。可是,中文和政治,說出來就有點可以自負的神氣,因為平常人包括大學生,都不喜涉及這兩科,相對而言,涉及這兩科的,都是滿腔理想與墨水一般的青年。

我知道我不是,也不會是,於是便繼續狐假虎威。要看國際關係,看中國時事,當然不必看亞洲週刊,我看它,貪圖的,明顯就是矯揉的一剎快感,也是僅此而已。亞洲週刊實在不是甚麼好週刊。一,資訊是從四方八面而來的,尤其是在這個世代,看書早晚得被淘汰,最後步上寫毛筆字的後塵。二,其大中國主義味道有點過分濃烈,鞭撻之筆不甚鋒利,寫手文筆也不甚精彩,誇張失實與讀者無尤的樓盤廣告又兼而有之,剩下少數好看的不過是林沛理的專欄和個別因對題材感興趣而讀的特稿。不過,因為我閒時疏懶,淪為不學無術之徒,所以便花些無謂錢訂購這類讀物,以半誘半迫自己瞟這個世界幾眼。而且,單食蘋果,不碰文匯,也流於偏頗。在這層面上,幸運地,我這個反感到補習社補習的窮人,也不多不少地理解昔日與今日,那批補習中學生們的心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