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與好人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從友人口中聽說了一個奪得美男歸的故事。男方是家境相當富裕的富家子,女方在接觸他之前已經洞悉了他的背景,於是在迎新營期間縱不是男方的組媽,也「跨境」的愛護有加。起初,男方是堅決表明了要專心致志於學業而絕對不會在大學發展任何感情的,但因著其後女方極為主動的喧寒問暖結合凌厲的短訊攻勢的主動出擊在一夜間戛然而止,大眾在不久之後就聽聞了這兩人「出pool」的消息。其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現今,二人的關係仍然非常穩定要好。

藉著讓目標患得患失來建構自身重要性的策略,說不上萬試萬靈,但以上之工於心計,往往是人們分享成功秘密(一如潮流,這秘密又實在算不上甚麼秘密)時會提及的所謂溝仔溝女招數,與「忽冷忽熱大法」並列葵花寶典級別之列。

哲學家的思考點,往往從日常生活切入。我們為愛情苦惱,和思索贏得芳心的手段,其實也能從存在主義與虛無主義的角度出發。把對象追到手,其實像馴養一頭狗。狗隻習慣了主人每晚七點下班抵家,就會準時待在門口迎接。習慣形成了,「有」也產生了,然後「沒有」就會因有而生。某晚主人超時工作,或約了同事外出用餐,狗隻的習慣被打亂,就會察覺情況有異而露出焦慮或暴躁的反應。把自己嵌進對方的日常生活裡面,對方不一定對你產生好感,但習慣不論是好是壞是長是短,總之就是一種存在,一種能惹來失去時的失落感的「有」。

沙特的著作被譯成了《存在與虛無》,「虛無」與「存在」這兩個形而上的字眼讓一切都變得艱澀難明。其實,虛無在法文裡的解釋不過就是「Néant」——沒有,例如被問到你有沒有見過那個人,若沒有,就是回答Néant,而不是回答虛無。而「沒有」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人們有了「有」的概念,「有」跟「沒有」,從來不是有雞先定有蛋先類型的無結果爭議。

愛情小說讀得多的少女對愛情較有憧憬,也是因為「存在」的建構。本來在少女的世界裡,愛情未被認知,她們就不會躍躍欲試。從小說、電影、電視接觸這方面的資訊累積起來,愛情觀在她們腦裡漸漸成形,她們對愛情的認知不但生了芽,還發成了茂盛的美夢。失戀之所以痛,也是因為戀愛存在過,然後又回歸了虛無。

實際來說,追求階段除了可以忽冷忽熱「吊住佢胃口」外,還可以刺激對方的情緒來引導對方將自身的喜樂感受與喜歡一個人的感覺混淆。在得到與得不到之間,人的情緒會不自覺地產生不能自控的波動,就算被追求者本來對追求者不太上心,也會因為有塊石頭打破湖面的平靜而回頭去留意。把玩心理,無疑是高明的方法,能夠達到這目的的,還有男性常用的邀請對方一起觀賞靈異恐怖電影或參與海洋公園的十月全城哈囉喂。在幽暗的鬼屋內,或是在戲院裡,對方對明知是假的鬼怪心生恐懼,其時心裡就騰出了一種空虛,而這正是追求者可以伸出手臂讓她摟緊來乘虛而入的虛。

理想愛情,當然不應該把這麼多的算計放進去,但現實愛情,對很多屢試屢敗者來說,無疑需要一點戰略。建構自身在別人心中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一環,建構得好,有時可以彌補外表或內涵的不足——過早暴露了自己必然留守的底牌,則必然不易贏得對方害怕失去自己的惶恐感,淪為「好人」,自然是唯一的苦果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