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行人專用區不是城市景點

確診癡線
確診癡線

某年中學會考口試題目,是「行人專用區街頭表演盛行,有人認為這是城市景點,亦有人認為對居民造成騷擾。試談談你的意見。」遇到這種題目,在談論孰是孰非之前,大概首先要做到的,是為表演兩個字取得共識。

上禮拜我行經西洋菜南街,那裡鳩嗚完了,一切打回原形。旺角行人專用區,自然也恢復了舊日的俗不可耐。自近太子方向至近油麻地方向掃去,先是大唱老歌的中老年自我陶醉,圍成一圈跳老舞,然後是視抽搐為舞藝的乩童佔了一段路,播着過氣韓流舞曲落拍地跳。再隔一圈中老年,延至西洋菜南街豉油街交界的則是三數青山走犯,群魔亂舞,比早些日子某個賣弄了無新意的頂碗雜耍的老伯還要非主流。這麼一堆分明失心瘋的人充斥街頭,被視為滋擾,是正常不過的,而每次望見他們的所謂表演,乍現我腦海中的只有四個字,不知廉恥。

香港寸金尺土,一般人家室小之又小,而市區裡面,公眾可以免費享用的空間亦少之又少。跨過界的右邊,歸康文署管,踏回去界的左邊,又歸商場管,到處不是私人地方就是政府用地,要覓得方寸休憩之地,實在談何容易。所以人因為活動範圍長期被限制而對公共空間極度渴求,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市民有權享用公共空間,卻不等於可以在熙來攘往的主要街道污染市容,損壞香港的國際形象。城市景點,是要有文化或是歷史價值的,符合大家的審美觀的,可以陶冶性情的,不是鄧紫棋口中那「杜麗莎」夫人蠟像館,也起碼該是鐘樓。而如今旺角街人專用區能提供的,只是一種令人噴飯的妖獸獵奇,甚麼都不是。南來的支那人,品味落後世界,可能會覺得那些怪異行徑也算是表演的一種,但日本旅客韓國旅客歐美旅客又會作何感想呢——那些不堪的表演,不能代表香港,也不見得有任何藝術成分。

因此,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現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是被濫用了的,而附近的居民以至行人也是無辜當災的。歌喉不俗,掃掃結他chord,表演花式足球花式跳繩,或是露一手魔術才藝謀生,都勉強值得別人為他們說項,為他們爭取少許公共空間,但製造了聽覺與視覺災難還要孤芳自賞,則請恕大家無能為力了。

雖然目前的行人專用區,總算是還路於民,比由政府帶頭打造一個「旺角三碌拎」來得自然,但自high而缺乏自知之明的人要自high,好應該到八仙嶺,到大東山,到羅湖城去,而斷不應該聚在遊人如鯽而sale屎如雲的旺角。不是表演,不要獻醜,香港很小,但想要毫無顧忌而不理自我的釋放壓力,空間還是有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