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打和,凱歌仍為大香港而奏

大中華主義的教訓是,每當依附中國,香港人甚麼都不是。

為了打入中超,葉鴻輝曾經自拍寫上「我是中國人 不是外援」的字牌。當時他的身分認同為何,無從推敲,但為了前途而委曲求全之意,極其明顯。而他的經歷,就像一直以來的香港人一樣,一心向明月,而明月映溝渠——中國對香港的敵意從未消減,而香港對中國的善意也從未使香港有所獲益。

今日讀明報社評,讀到一段是這樣的:「有人提出蘇格蘭足球隊對英格蘭足球隊的比賽,蘇格蘭球迷在響起英國國歌之時也是噓聲大作,認為港人噓國歌毋須大驚小怪。這個比喻不恰當,因為蘇格蘭存在有生命力的獨立運動,這在香港是不可能的。」其中的「生命力」和「不可能」,完全是泛泛之言,毫無理論根據。這篇垃圾社評,還寫到球賽「有意無意之間賦予折射內地與本港矛盾的政治意義」只是部分人的意願,不能代表全民,扭曲民情。連大公報也替香港執言,明報社評仍有陽為理性,陰則肉麻之文,可謂可悲。

既然敵意無解,善意自亦難生。國仇家恨,只有不斷加深,不會無故消散。中國人大舉來港,富有富的旅遊炒樓,窮有窮的資源侵略,受影響的是全民,不是少數極端激進人士。這是蘇格蘭人也未有受到的虐待,多年來,人人有目皆知。藉球賽洩恨,是極欲趁國際賽事之機,向外漸漸表露分離主義,以至立國之志,絕非只為過癮。

蘇格蘭的生命力,所指的是豐富油田資源,可以加入歐盟,還是如黃之鋒所言,擁有軍火起革命?這一切,與香港無關,但香港的經濟前景也可大有作為,加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取得亞洲各個聯盟組織席位,亦非難事。再說,大不列巔那麼文明,蘇格蘭已有一定程度自治權,可用英鎊,向南接壤英格蘭,又不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還是要為了爭取自主而改變固有政治關係,香港自有貨幣,司法獨立,受過西方文明洗禮,經歷接近廿年暴政殖民,何而不可能獨立?生命力跟可能性,香港無一或缺。

確實,香港人曾經為過中國國家隊歡喜若狂。就如葉鴻輝也曾向中超敲門,有良知的人也曾過度關注中國內政,心懷六四,視自己為中國人多於香港人。這是在港英政府去政治化結合中共愛國主義滲透的結果,並非香港人的本心。香港人的本心之中,先有香港國人之香港,後有亞洲洲民之亞洲,再有公民共有之世界,其中絕無「深切顯現中華兒女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懷」可以乘亂插手之隙。中共一日不放棄佔領香港的野心,不容讓香港擺脫制肘,這種出口轉內銷、傷害中國十三億人民感情的港獨宣傳法,必然無日無之。

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高調,只是頭炮。日後所有受到國際關注的場合,都會如影隨形,甚至創意日新。這些港獨宣傳,將會成為歷史圖片,留存於香港的歷史博物館中,作香港主體意識抬頭的見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