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港獨立,世人成日都會話香港人都只係一班移民,而回應「你上/上上一代咪又係移民」嘅最佳答案,我會話係「我上/上上一代正正係移民」,而接續嘅解釋係,我祖先就係因為唔想繼續生活喺唔適合生存嘅環境而鼓起勇氣離開,而香港正正就係數以百萬計追求自由生活嘅人嘅落腳地。佢地意識到滿清帝國治下嘅生活欠缺保障,而不論國民黨定共產黨都只係蘇聯嘅傀儡,故此排除萬難都要離開原居地、蘇聯控制嘅華界同埋中國,行為本身就反映佢地希望改變現狀,而近在眼前嘅英治香港正正就提供咗一絲難得嘅曙光。香港係自由港,私有產權受到法律保障,只要肯捱就一定搵到食,驟聽平平無奇,但只要大家了解返中華民國同中國共產黨治下嘅生活有幾慘無人道,自然就會明白香港點解咁有吸引力。
喺缺乏法治嘅社會,唔想付出勞力嘅人可以有拳頭有武器就去搶,無視人情關係同道德觀念,但喺具備法治嘅社會,成文法要求公民尊重社會共識,而踐踏人性嘅行為會受到制裁。唔公義嘅法律之所以唔係法律,拉曬啲泛民大狀之所以令人氣餒,正係因為香港人心中係有超然於現時法律觀嘅法律觀。香港民族先輩雖然字都未必識多隻,亦唔識批評英國喺香港設置嘅各種制度未及後來咁進步,但佢地比華夏食人族更加具有靈性之處正在於:佢地意識到社會共識有助維繫社會穩定,拒絕華夏食人族以賤視生命為社會共識之不成文習慣。後來嘅香港,雖然因為唔係主權國家而未有完全合乎法治精神嘅法律,但香港民族因為習慣遵守合理之法,而逐漸理解合理之法有益於自身同全體,因而亦形成開口埋口都會提住法治嘅習慣。
香港嘅法治確實係殘缺不全,但呢點並唔係關鍵。相比起成日為法治如何如何而傷心憤怒驚訝羞恥,大家更應該為香港嘅社會共識一日比一日堅實而保持樂觀。港共傀儡政府濫用法律,只係擾亂人心嘅表象,只要大家記得表象終歸係表象,表象之內嘅核心至係定義香港民族嘅堅固結構,好自然就會見到屬於香港人嘅社會共識係喺香港歷史之中好有系統咁逐漸加疊緊。只要掌握到社會共識,只要相信香港人嘅集體回憶係香港人抗爭到底嘅思想源頭,而法律只係其中一種表達香港民族思想嘅語言,香港人就永遠都唔會滅亡。反觀華夏食人族只係恐懼共同體,成為一個所謂現代國家只係消極聚合嘅結果,如果唔係蘇聯輸出革命同日本犯下命運之罪,根本就唔會捱得到今日——中國嘅情況,同泰國其實係好類似,因為泰國由暹羅變成現代泰國,都係因為英法帝國主義要喺東南亞設有緩衝區而生成,而滿清之所以免於全然瓜分,亦係因為蘇日都爭奪緊同一塊餅。
泰國人其實到而家都仍然係處於醞釀民族性嘅初期,要定義泰國人,某程度上係難過定義香港人,而呢種迷失亦可見於呢排泰中網戰之中泰國網民長於自嘲嘅風氣。一個版圖好大但主體不穩嘅所謂強國之所以會慘敗於外交積極但方向模糊嘅旅遊勝地,就係因為主體脆弱但又意圖以蛇身吞食大象嘅結果。泰國皇室知道君主立憲制可以穩定國家,亦知道教育宣傳嘅功能,但國家機器要運行得當,首先都係要有共同體。當社會共識仍然未夠清晰具體,由上而下施加嘅任何力量都係事倍功半,而國人嘅無力感亦因而浮溢於生活日常。香港雖然未係國家,亦缺乏品格高尚嘅貴族,但要團結要立國,並唔係動不動都要有萬世一系嘅天皇遺產(同時亦係負擔),因為每個共同體嘅歷史都係獨一無二,各有千秋,只要夠努力去發掘自己民族表象之下嘅架構,自然大家就會知道香港民族嘅起步點一啲唔低。確立自我,唔一定要踩低他者,具有健康嘅比較意識,香港民族就可以喺還原民族真貌之後,擺脫自怨自艾嘅悲苦輪迴,重新發現自我有幾好——例如受英國直接影響嘅法治精神,就係香港民族相當突出嘅民族特質,日本韓國幾強大,喺呢一方面都係同香港有本質上嘅區別;又例如泰國雖然未有受到殖民,但佢亦正因為咁而無法從西方國家身上取他人之長補一己之短。呢啲區別好似好碎濕濕,但大嘅細嘅加加埋埋,其實就係人之所以為人,民族之所以為民族嘅歷史前因同文化基因。
要講獨立,首先要認清何謂獨立。所謂「不怕孤立,才可獨立」呢類說話固然可以作為思考獨立定義嘅起點,但思考一定要層層深入,唔可以半途而廢。真正嘅獨立,係要意識到自己如何生成,又適合如何前行,亦要思考有乜係可以輔助自己(例如更新社會共識),有乜係自己必須依賴(例如認清自己缺點),同埋有乜係永遠都會觸動到自己(例如先烈坐監犧牲)。自疫情爆發至今,大家都忙於應付突如其來嘅轉變,如果有時間冷靜落黎,不妨嘗試暫時遠離炒得最hit嘅熱話,靜心想像疫情到2021年逐漸平息之後,抗爭之路可以點樣行落去,而乜嘢質素嘅討論至係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