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對韓流的漸漸側重,在近年是顯而易見的。報章雜誌娛樂版的國際部分,多了韓星的小道消息,明報週刊也在日本版之外闢出兩頁紙寫泡菜明星。韓風的確入屋的另一例證是,以市場觸覺遲鈍著稱的無線,也在J2台引入了韓國SBS的節目《人氣歌謠》跟綜藝節目。前者類似香港昔日的《勁歌金曲》,是歌手打榜的擂台,J2易其名其為《K-Pop》,直接到嚇一跳,慌死大家不清楚人家在說韓文,而後者當然首推紅遍亞洲的《Running Man》。在如此勢頭下,香港的大街小巷也播起了或洗腦或不洗腦的韓文歌,風潮一如當年和風襲港翻版。
普遍港人對韓流的印象已經從《天國的階梯》的年代過渡至it’s all about「整容、長腿、洗腦」,挾著負面宣傳也是宣傳的人氣,同中有異又各具特色的不同韓國組合在香港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在芸芸教人分唔到邊隊打邊隊的組合之中,稍有新鮮感的,大抵也是Trouble Maker。隨著《Chemistry》專輯推出,BEAST的張賢勝(Jang Hyun-Seung)和4MINUTE的金泫雅(Kim HyunA)挾著<Trouble Maker>一炮而紅的聲勢,繼續大膽熱辣,挑戰尺度。其公司之所以會有如此決定,並非偶然。
BEAST跟4MINUTE隸屬同一公司CUBE Entertainment,雖是同公司藝人,合作的機會卻甚少是個別成員之間的正式cross over。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像泫雅一樣明買明賣性感,更推到偏於淫蕩的踩界定位的韓國女藝人不多,所以,要找到可以搭配的對手並不容易,而市場的反應也不易預計。而張賢勝方面, 對B2UTY(BEAST的粉絲的名稱,就似Justin Bieber的粉絲稱為Belibers一樣)而言,他的唯飯(「唯」即「 只有」,意指只鍾情團體內其中一位偶像)數量應該是落到榜末的,大家的焦點也多落在主唱梁耀燮(Yang Yoseop)、隊長尹斗俊(Yoon Du-Jun)、領舞李起光(Lee Gi-Kwang)或長得一副混血兒模樣的孫東雲(Son Dong-Woon)身上,牽上他與單飛了的泫雅之間的紅線,對催谷BEAST整體和他個人的人氣都有幫助。後來泫雅獲邀客串PSY的<Gangnam Style>,更是把她的相關搜索次數和頻率推上了巔峰,講起<Gangnam Style>裡面「那個好淫好索的女仔」,就人人都知道泫雅是誰。
<Trouble Maker>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奏的口哨聲,所謂先聲奪人,正是如此。這本來只是一次小試牛刀的合作,但難得一手促成的組合突擊成功,反映了市場原來接受得到比較露骨的表演,地位不算穩陣的公司自然不放過財路食住上,做大個餅。
Trouble Maker首次回歸舞台
韓國藝能界有三巨頭,目前國際知名的韓國icon,無一不跟他們有關,而CUBE並不在其中。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後八十年代,風靡韓國甚至亞洲的當紅韓國藝人,不少皆是由李秀滿創立的Star Museum Entertainment(簡稱SMT)一手培育的。已經集資上市的SMT是名副其實的種星堂,到現在仍然是舉足輕重的大佬,單飛的,少不了在日本也炙手可熱的BoA和安七炫,男女子組合的,舊一浪有H.O.T.、S.E.S.跟神話,新一浪也有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和少女時代,在二零一三年,單是上半年淨收入就達87億韓圜。
另一龍頭是創辦人朴鎮英(Pak Jin-Young )以自己姓名為公司命名的JYP。朴鎮英是神枱級人馬,有「韓國MJ」的別稱,紅遍亞洲的朴志胤和Rain就是由他訓練出來的,已經過氣的Wonder Girls亦然。目前這家公司的重點搖錢樹是2PM、2AM和MissA,他們在韓國算是一線歌手,但在國際間則未嘗到聲名鵲起的滋味(其實已經見頂了),所以它的吸金能力目前是三者之中最弱的。最後一位手執牛耳者當然就是其旗下的藝人對香港人或是歐美人而言都不陌生的YG,PSY、BIGBANG跟2NE1這些單位,各具特色,無一不為公司帶來鉅額盈利。這三家公司年年揀蟀,在國際化的這個世代還會四出招攬不同國籍的訓練生入局兼提供年期不限的栽培,目的跟NBA羅致姚明相似。
在三巨頭幾乎壟斷樂壇的情況下,出頭機會來到規模相對小的公司手中,自然要好好把握。香港人慣以「發明星夢」來嘲笑矢志步入星途的後生仔,但韓國明星們的夢,翻開全都有血有肉。BEAST這群「散兵游勇」,部分是三巨頭的棄將,部分是從三巨頭轉投新公司的,CUBE 有力將他們變成一張自己的皇牌,無疑是在製造既環保又能節省訓練開支的雙贏局面。BEAST的主唱梁耀燮就曾在JYP受訓,轉到CUBE又捱六年才出道,其音色與唱功,完勝香港九成男歌手,而隊長尹斗俊則曾出演藝人訓練真人騷《熱血男兒》,和JYP旗下已經出道的2PM和2AM一起受訓和競爭。
外號「美人」的張賢勝成名之路的迂迴,比他的隊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YG當訓練生的時候,被選進了準BIGBANG的候選六人名單之中,跟G-Dragon、T.O.P.、太陽等共同進退。但是,一場大龍鳳過後,有份留下的卻只有今日大紅大紫的BIGBANG,他是唯一一個被踢走的訓練生。後來在BEAST中未能成為最觸目的一位,大抵也是當日YG決策人的早就預料到的事情。無論如何,縱使先天欠缺獨特魅力,穩打穩紮的歌舞基本功,還是把他引進了CUBE,成為了掛著BEAST的銜頭出道的張賢勝。
而泫雅同樣也是趕不上以一曲<Nobody>紅遍世界的Wonder Girls的列車的「同是天涯淪落人」。幸好,質素參差的Wonder Girls只燒得起虛火,趕不上也不算損失。從JYP轉投CUBE,泫雅反而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以4MINUTE成員出道之後,<HOT ISSUE>令她稍有名氣起來。單飛之後,大碟《Change》和專輯《Bubble Pop》廣受歡迎,泫雅更被外國音樂雜誌Billboard評選為「21 under 21」的第17名,指標性和代表性受到肯定。
與此同時,她備受爭議的形象日益鮮明,這令她更加的街知巷聞。不同MV裡面的帶性挑逗意味的和意識不良的舞蹈動作,更令MV被評定為未成年者不宜觀賞的19+的影片,被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擔心該舞蹈會教壞細路而要求修改,風波最終以乾脆暫停表演該首歌曲作結。很多人都質疑泫雅明明可以是個少女,像早期的少女時代一樣販賣清純無辜,何以要走這條騷婦路線——但事實證明,她的公司很有眼光,現在的泫雅,一騷騷到底,的確殺出了自己的血路。
身型修長,樣子又非常妖艷得起的張賢勝,在機緣巧合之下,跟主打淫蕩的泫雅成為了拍檔,還憑<Trouble Maker>和<沒有明天>贏得了回歸首週多項音樂節目冠軍,吐氣揚眉。一個陽剛味濃的男子夥拍泫雅,擦出的火花未必可比Trouble Maker。老套地講,韓國娛樂圈雖然殘酷,但機會似乎總是留有準備的人的(香港電視不在此限)。
這樣批評 你有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