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不喜歡人「借死人抽水」,也不習慣從歷史中學習,所以他們寧願要為大家灌腸的立場,也受不住為大家開腦的墳場。新開張的墳場新聞like如泉湧,like like堅實,原因顯而易見,就是內容既立誠又紮實,得到明理之士的激賞。然而這三四萬的支持度,在有如一潭死水的香港,還有沒有上升的空間呢,我是有所保留的。
今日蘋果一篇<不如墳場新聞>如是寫,「現在,我喜歡墳場新聞多一點,墳場新聞找死了的主場問問米,或許能還大家一個死因大白。現在平台很廉價,不是需要多一個平台,是需要多一點智慧承擔和希望。」說起平台的廉價,不單是平台,其實就連寫字,也很廉價。有財技沒風骨,可以開台,有名氣沒角度,也可以寫字。總之甚麼人都可以開台,甚麼人都可以寫字,甚麼人都可以訪問甚麼人,帶來一堆複合效應,同坐一條船,有錢就齊齊搵。
但社會實在不再需要更多只為自己立場而服務的平台,和那些大言不慚而言之無物的所謂作家了。真正的資源和空間,應該落在能夠破舊立新,能夠刺激人心的人事之上。那些人不一定要如上文所言,能夠為人帶來希望,但一定要有其絕望的一面。希望是暖的,容易令人圍爐,講太多希望,就像終日吟唱那些像夢囈一般的歌自我催眠,弄得人也迷迷糊糊。
要求變,我們應該學習墳場新聞的狠。以古非今的借事議論或是幽默諷刺,在秦始皇的時代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納粹黨的統治下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這是大眾最懼怕的星星之火,也是當權者樂見大家無視的健筆。最好香港人永遠對歷史無感或冷感,不知道警察國家的恐怖,不知道箝制思想的侷促,那大家就會無知無覺的陷入政府的立場,建制的立場,在毒氣室中等待安樂死。
香港人沒有胸襟,也沒有正常智力。他們不知道言論只要能為大家帶來衝擊,刺破一些荒謬的常態,即使是刻薄冷峻的,令人絕望的,違反世俗規矩的,也必須支持,因為這正是使他們想起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掙扎求存的警世鐘。言論自由的價值,正正就在於你有苦口良藥可服,有逆耳忠言可聽。
為叮噹配音的配音師死了,就不可以批評卡通片,<撐起雨傘>在民眾支持下得獎,就不可以不拍掌。這是一種癡孖筋的專制思維,不應該在香港出現。解讀一齣卡通,是人的自由,聽歌如何反應,也是。一堆忽然熱愛叮噹的人,因為別人不熱愛叮噹就東拉西扯的說別人不尊重亡者,不尊重場合,亂扣帽子,他們是容不下任何異見的。容不下任何異見,他們就是只有一種黃的黃絲帶,七彩多元的民主社會,他們不配。
回去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的支那吧,毛主席正在靈柩裡,等着你們去激動流涕,哭喪喊驚。以後逢他的生晨死忌,你們都放尊重一點,不要喊甚麼打倒共產黨,否則我會笑死。
首先,我真的難以理解為何要將立場新聞和墳場新聞作比較,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專頁又有甚麼值得比較的地方呢?前者是一般媒體,後者是個人政治觀念宣傳專頁,難道鬥Like數嗎?這樣也未免太過膚淺了。
另外,請不要再跟我將蔡東豪跟立場新聞混為一談,試問你又何曾以黎智英的言行論斷蘋果,媒體本來就是中性的,要想批評一個媒體,最公道的做法就是以它的報導為依據,再作分析。因此,我現在請你舉例,從以前的主場新聞到今天的立場新聞,它有那一則報導是違反傳媒的道德操守,不過順帶一提,你是不能夠以它刊登的博客文章作為攻擊的切入點。如果你覺得有那一個作家的文章是言之無物又大言不慚,你應該就著他的文章作評論,跟作家直接展開討論甚或筆戰,而不是攻擊刊登的平台,這是基本常識,難道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會撰文批評WordPress嗎?
你說香港人「不習慣從歷史中學習」,我不能否認。但如果你認為墳場新聞是「以古非今的借事議論」,我就無法苛同了。將昔日發生過的事全盤瞭解,進而分析當中的利弊得失,最後放諸今日就是借古諷今。但是,若果是自己的意志取態先行,再強加諸死人之上,無視語境,抽取古人的隻言片語以支持自己的觀點,就毫無疑問是斷章取義了。尤有甚者,墳場新聞的編輯竟然借訪問死者的名義宣傳自己的政見,這個簡直是對往生者的侮辱。當然, 你可以說我缺乏幽默感。但如果我打一篇報導訪問墳場新聞編輯已過世的親人,然後主旨是支持中共,敢問他又會作何感想。
這裡以墳場新聞十二月二十四日一篇以「抗 爭 ? 曹 劌 : 讀 多 啲 書 先」為題的文章作例子,內文提到「曹 又 表 示 對 港 人 不 讀 兵 法 感 到 失 望 , 吾 曰 : 『一 鼓 作 氣 , 再 而 衰 , 三 而 竭 」, 評 論 十 月 一 日 國 慶 金 紫 荊 之 圍 錯 失 良 機 。』當時曹劌觀察到齊軍車輪痕跡混亂,估計齊軍曾敗退、無埋伏、士氣低落,方下令追擊。曹劌強調的是敵情觀察,而非提倡盲目亂衝就會獲得勝利,偏偏墳場新聞就單引一句以佐證十一無圍金紫荊係錯失良機,灌輸讀者「抗爭要贏就係要衝」的信息,這到底是不學無術還是你鞭撻的所謂「只為自己立場而服務」呢?
如果這樣的文章也稱之為「立誠又紮實」,我敢情你對學術乃至歷史連半分認識也沒有,不過也難怪你,香港人鍾情新鮮感聽故事而少有對歷史感興趣而會認真研讀的,自然讓別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機。無知不一定是罪,但如果明知故犯,就一定是無恥了。
Isn’t Cemetery News great? The fact that its editor is a teacher is even more comforting!
Today Paris’ satirical magazine was attacked because some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freedom of speech and also fail to appreciate the need to point of social injustice in a different manner.
I hope nothing like that will happen to Cemetery News–although, with MingPao newspaper chief editor being axed last year is already a glaring red flag…
I am also surprised how most people left negative comments on your blogposts, as if they don’t understand “digital citizenship" rule #1: if you have nothing nice to say then don’t say anything at all.
Is there truly a need to refute everything and make oneself the “rightest", “bestest" of all? You know the truly wealthy ones never really “show off" their wealth…
Keep up the great work! Enjoy reading your blog tremend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