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都問過,有關政治題材,好不好寫進考卷。我的答案是,要寫,非不能也,前提是你有能力駕馭它,寫得情理兼備,詳略得宜,因為不夠全面的文章,必非上品。寫雨傘革命,大體是無礙的,反正民主普選這些作裝飾用的概念,連共產黨幹部也會掛在口邊。青年一片丹心,高談理想,總勝過玩物喪志,渾噩度日,自然不會與評卷員好惡乖迕。況且考評報告,也從來沒有向政治題材say no,多數是嫌棄考生筆力未夠,角度狹隘,諸如此類而已。
若然有心挑戰,要留意的是,你必須指出佔領這方式,確實會影響民生,避免顯露出極為推祟佔領的想法。講清楚以法達義乜乜物物,扣連好前因後果,心情起迭,同樣重要。否則,評卷員就未必理解到你何以如此愧疚或是痛心,那就會淪為一篇平庸之作。換言之,涉及政治不好寫,無關敏感,而是記敘抒情考卷,寫成通識卷,有理總是難講清,讀來也會有格格不入之感。
因此我向來不建議學生以雨革為題。不過,簡單青年終究是簡單青年,按捺不住的,是熱誠。不知不覺就會在功課裡寫起了雨傘革命來的,間中就會出現,而他們嘗試為自己無視我建議開脫的理由總是,他們真有其感,也想不到其他題材更適合。這固然可喜,而我自然也是同情的——那字裡行間的率真,毫無矯飾,縱是文句不通,卻自有別樣清新曉暢,直有一種就算是要在中資公司面試見工自欺胡謅但筆墨一瀉卻也瞞不了人的坦白。只是,不好寫就是不好寫。
批改功課時,大約會遇到三類雨革經歷。第一種,曾經落場,甚至露宿,地點是金鐘,不是旺角。第二種,曾經落場,不能過夜,地點還是金鐘,不是旺角。第三種,無法落場,極其量是經過,地點仍然會金鐘,理由是家長禁止。落過場的,有跟其他同路人交流,也有跑去攤位旁邊,聽那些於他們而言頗為高檔,於我而言則是狗屎垃圾的啟蒙crossover深耕細作式talk show。少不了的,自然還有好趁青春留倩影還有摺黃色紙傘還有學習製作真皮手帶。一切都教他們自覺成了壯舉的一分子,心裡踏實。而那些未能向父母抗命,只能讀報看電視收集資訊的,則只可默默轉換pro pic,轉發圖文,以示支持,心底惘然若失。
其實每次知道學生原是有心人,身體很誠實,我總是不無反應的。對未來悲觀,但心還是未至於凍僵壞死。面對比我小的人,我總是如此。我太害怕這個社會玷污他們,即使他們早已不是處子之身,我也想要導正,想要幫助他們掙脫枷鎖。譬如每次有學生跟我講起家庭問題,講起家長有多橫蠻,我總會說我的大門為他們而開,離家出走不愁無處容身。要抗爭,籌碼不可以少。
然而,現實殘酷,有籌碼也沒用。他們終究不是處子之身,不是最單純的那個自己了。他們大都只是空有情感而無甚理性的豬炳黃絲。身分認同增強了,但在雨革中未有大徹大悟,事後反思的質量亦很低。除了知道要爭取真普選(批改時,自然也會糾正用字,刪掉多餘字眼,例如「真」字),以及警察可恥,他們甚麼也沒多想。中共二次殖民,香港主體建構,泛民操縱議題,都不在他們的世界,Facebook不是他們的活躍地方。他們粗略明白女權主義,大約了解同志平權,也知道香港大致形勢,然而多問兩句,他們就會語塞。這實在是令人尷尬的現象。
大概,連家庭專制,或是學校專制都反抗不了的人,根本沒有能力理解政權專制,更遑論促成香港重光以至獨立。事實上,只有above average,或是略為聰明的小朋友,才會有主體意識。有了主體意識,人才會發現社會正在操縱獨立的主體,進而因感受到打壓甚至傷害而反抗。例如我初中的時候,曾在剪報功課裡面,寫過其實中國三日唔埋兩日就批評日本篡改歷史的看法,這是因為我是少數有能力意識到歷史是人為的人。然而,當時我也拿不出理由,只是覺得中國麻撚煩,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但正因為老師對我的見解不以為然,我更努力去找原因,支持自己的「直覺」。假若我對自己天真的直覺不具備信心,我也不會這樣做。林語堂曾經寫過一篇《知識上的鑒別力》,談論的也是同一回事。他說,人必須保持天真,然後增廣見聞,然後培養判別是非的能力,最後拿出膽識,去捍衛自己的天真。社會上充斥着那些沒有主見,或主見過早遭到磨蝕的人,對於專制,總是逆來順受,原因正是,他們卻步於第三階段,再無逆流之志。
我擔心香港的青年只會就這樣下去。熱血滿腔的一代人,遇着動盪的世代,註定流血卻不敢流血,註定抗爭卻逃避抗爭,最終青春白白掏空,然後回首過去,又像現在那些遲暮的中年人一樣,諉過於後浪,老屎忽上身。深耕細作,講總是容易的,但既要深又要細又要趕得及在2047之前來一遍秋穫冬藏,艱難。
因此我嘗試盡我能盡的綿力。面對學生,我會不厭其煩,解釋中國與中華的分別,務求使他們明白香港文化之中保有中華特色,而又自外於中國。這是法西斯的,大家長主義的,然而為了要他們能從香港人本位角度思考,我義無反顧。若問,這算不算是洗腦,我會說是。我謀的,分明就是捷足先登,往那堆十六七歲的鮮肉上,盡量注射血清。當七成小學都已在普教中,反國教又半途而廢,社會危在旦夕,青年人卻只知道轉換pro pic,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