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香港觀眾都太習慣追逐集體回憶,加上現代社會人人都可以毫無忌憚咁執著某種意見,舊時平民勤勤懇懇尊重歌手表演嘅風氣已經蕩然無存。入場睇張敬軒前一個鐘,得悉佢演唱會頭場劣評如潮,加上搵胡定欣權充嘉賓嘅傳言甚囂塵上,我幾乎把心一橫,想趁快放畀黃牛套現。多得友人立場堅定,我總算冇將台前第二行嘅靚飛拱手讓人,而連登layman主流意見之參差,除咗反陳詠謙反得擲地有聲,其餘都真係一笑置之就夠。
演唱會途中我喺道諗,今時今日嘅香港樂壇,話係唔deserve張敬軒都不為過。用心經營老香港情懷餐廳,斥資保留古舊錄音室,都只係佢不遺餘力嘅其中一面。佢並非生於香港,但為香港光輝歲月所孕育而力圖報償,遠勝過口惠而實不至嘅岸上老人;佢唔係多才多藝嘅全能藝人,但喺明星地位奠定之後致力提攜唔同文化單位,苦心為新人同少人留意嘅本地志士製造機會——主流將頭場批評得體無完膚,更顯主流自暴其短。
暖場部分,大家都話又泰文又韓文好九唔搭八,但事實上張敬軒所呈現嘅係近乎Drag Queen表演嘅新鮮舞台,無奈一般人睇唔慣。撇開張敬軒本人係咪有變裝傾向,但聽過變裝皇后騷或者睇過美國一檔極受歡迎嘅真人騷《Ru Paul’s Drag Race》,都會意識到張敬軒係釋放緊內在靈魂,變裝路線正正係Hinside Out。人生在世,everyone is dragging,如同榮格所提出,人格只係社會人各面面具嘅總和。喺需要演技嘅場合,人會搬出最好一面,甚至如同蛙類為求退敵而自吹自擂,而喺可以自在自我嘅場合,人就會卸下防備,甚至大膽宣示出自己嘅心意。外表上,張敬軒係生理男性,形象上,則係擅長言情嘅情歌歌手,但look at him tonight,佢可以渾身珠片,搖臀扭腰,短打配長腿,一反定型,盡情放蕩。撕毀標籤嘅半出櫃姿態,係人近中年應有嘅蛻變。
因此,批評佢服裝不知所謂,亦係失諸片面嘅浮淺之論。佢換嘅每套衫都好華麗,亦有細節,尤其是演唱〈羅賓〉嗰襲紅色西裝,可以話係極配合佢如今舉手投足所散發嘅氣質。如果觀眾一味借歌者作品投射自己感受,而忽略歌者本人嘅思想同成長,甚至認定女裝打扮就係核突,我只可以講時代已經變緊,解放唔會停步,過時一切不候。
而太多過場,太多多餘節目嘅所謂建言,亦一再反映言者嘅缺乏慧眼。呢場演唱會,可以話係節目擠滿,毫無冷場,呼籲張敬軒企定定做人肉播聲器,實在係對佢嘅莫大侮辱。張敬軒每次隨機關下降消失,舞台都並非空空如也,千鳥幸生嘅尺八演奏空靈而哀怨,楊世豪嘅大環雜技技驚四座,現代舞嘅張力亦同演唱相輔相成。若非胡定欣上場獻唱趕一趕客,全晚根本冇廁所位。
選曲方面,無可否認,有啲不似預期,但以張敬軒嘅地位,佢的確未去到可以我行我素,無視市場需求,所以大路大熱始終要唱,佢亦樂意一唱再唱,始終呢次係紅館演唱會。但話雖如此,到底係嘻嘻哈哈大合唱唱到完場,定係embrace someone you respect and love,我相信張敬軒需要嘅係後者。戲子無情,偽人滿街,真誠係流行文化消費者都渴望得到嘅稀有之物。有血有肉有感情嘅歌手已經買少見少,張敬軒係少數既有想法同人性而又累積沉澱出閱歷品味嘅人,當佢都心灰意冷,無歌可唱,惋惜追悼亦再無意義。
走筆至此,張敬軒兩性通吃,性小眾又受落,其實好有張國榮影子。今晚張敬軒將骨癌病友Toby攜上紅館,又提倡大家踴躍援救失去主人照顧嘅動物,我更聯想起當年張國榮亦曾經為兒童癌病基金籌款,遊說歌迷仿效偶像助人為樂。若為炫耀,張敬軒大可以繼續如同鄧紫棋一樣不停展示技巧,若為吸金,亦大可以顧慮預算,學周杰倫求其是但巡迴掠水,但佢尚未滑啞,尚有熱誠,唔係Live in passion,但he’s still in passion。希望時代仍然養活到張敬軒,而張敬軒亦可以無悔生於呢個時代,落腳於呢個繁華早逝嘅末日審判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