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人話同香港時勢相關,今日專誠入場睇咗《小丑》,結果係無法共鳴,未覺兩者相似。小丑作為無數演員渴望挑戰嘅反派角色,大眾焦點自然集中於主角演出,但無奈嘅係,即使主角演技再好,劇本淺薄馬虎,就必定唔會震懾人心或引發反思,而無政府主義者之無理破壞,同香港抗爭者所為亦有極大對比。或者導演想帶出嘅訊息,就係人性脆弱,只要置於逆境之中,人人都可以變得瘋狂,但生於不幸家庭嘅呢個小丑,根本未有顯露出將個人悲劇輸出社會嘅野心,所謂瘋狂亦不過純粹發洩。塑造悲劇人物從來容易,但創作令人信服以至不禁同情理解嘅反派角色則必須設定出一套完整人生觀為人物性格基礎,否則只會白白浪費演員及題材。
的而且確,飾演小丑嘅演員相當有魅力,但因為角色所限,佢發揮得再淋漓盡致,都唔可能喺經典反派角色名單上留名,究其原因,就係劇本寫得過於草率,小丑只係無法於制度內勝出嘅悲劇人物,而非全心反抗制度之人。小丑之所以成魔,照計應該要同社會有關,至會有必要破壞社會秩序,但戲中原因竟然只係童年創傷,可謂微小到反高潮。小丑養母心靈破碎,自己做人做到一事無成,無法向幼年小丑灌輸正當價值觀,更由得男朋友虐待年幼小丑,正係小丑因感受唔到愛而懷疑人生嘅問題源頭,同政治因素關係唔大。戲中嘅葛咸城因為經濟變差而陷入混亂,工人因為失業而罷工,貧富懸殊似乎相當嚴重,但小丑其實明顯唔太關注社會,只係因一直遭遇挫折而無力振作,最終踏上成魔之路。如果佢嘅生活之中,有哪怕只係一個同事令佢感受到人情,哪怕只係一少撮觀眾欣賞佢嘅表演,佢就唔至於要自暴自棄,製造恐慌,不惜同全世界玉石俱焚。
小丑之所以無懼攬炒,只係因為得唔到甜頭。每次與人相交,其實都係佢回頭嘅機會,只係編劇安排畀佢嘅際遇實在太差。戲中,有人拍手鼓勵,加以注視,佢就笑逐顏開,侃侃而談;有人讚佢係令人自豪嘅仔,同佢擁抱,佢就心情變好,欣然接受;有人邀請佢上節目,佢就認真綵排,嚴陣以待。種種跡象所反映嘅係,其實只要有空間畀佢生存,佢就會甘心寄生制度之中,而假如佢真係財團老闆嘅私生子,得到父愛關懷,可以想知,佢必然唔會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全因私利受損,得唔到世間認同,小丑心理之病態,顯而易見。佢喺回應清談節目主持人提問嘅時候,明確表達自己只係想令人意識到佢嘅存在,而非關心政治,咁樣嘅人,其實唔應該成為仇富大眾或反社會運動嘅領袖人物,因為佢根本未有為大眾代言,未有思考社會問題。小丑喺車廂之中誤殺華爾街才俊,為世人所誤解為發出控訴,但其實佢只係自衛反擊,未有針對對方身分;喺侏儒同事面前殺死連累佢嘅肥壯同事,為侏儒同事所誤解為無差別殺人,但其實佢只係以怨報怨,唔係控訴緊解僱之無理;而喺知道自己養母就係悲劇源頭之後,佢至係首次有目的咁去殺人,華爾街才俊嘅作用只係令佢理解殺人唔係想像中咁難以承受。
小丑嘅不幸,源於喜悅嘅扭曲,而呢種扭曲可以直接追溯至錯誤家庭教育。由細到大,佢養母都冇畀過真正開心嘅生活佢,所以佢至要去觀察其他棟篤笑表演者點樣令人發笑,亦誤以為強顏歡笑就係開心。去到最後真相大白,殺機萌生,佢至知道原來自己人生從來未開心過,而佢養母就正正係編出悲劇嘅罪魁禍首——Happy呢個暱稱,可謂諷刺至極。真正驅使佢成魔嘅,原來只係佢養母嘅不負責任,而發展成後來局面,原來亦只係社會咁啱處於無政府狀態,因果浮現之後,電影發展到中段,隨即顯得後勁不繼。
如此設定嘅小丑,就算變成所謂惡人,都必然唔會有令人為之傾倒嘅風采,事關佢只係由無力改變人生嘅傷心,演變成要養母同身邊人為悲劇負責嘅憤怒,而唔係用某種想像去挑戰社會現實。佢之所以陷入絕境,全因身邊出現嘅人,幾乎清一色都係以不負責任態度生活嘅壞人,少數比較合理嘅只係侏儒同事同埋清談節目主持人——肥壯同事唔了解小丑,就隨便塞把槍畀佢傍身,出事之後又推卸責任,不知所謂;公司老闆聲稱自己唔係當小丑係怪胎,但一有事就即刻割蓆,懶得了解事實真相,偽善不仁。加上貧富之間嘅二元對立過度簡化,窮人就一定性格差加滿腔怨念,富人就一定當平民係垃圾,成個葛咸城嘅設定都無法承載得起一個深刻思考世界嘅反派人物,一味破壞,既係手段,亦係目的。
葛咸城點解成為罪惡之城,導演未有深究,但無論如何,處身於如此冷酷無情嘅城市之中,人性扭曲,合情合理。然而,香港唔係葛咸城,而香港抗爭者亦絕對唔係城中示威者,故此認為香港人啱睇呢套戲之說,可謂無稽。香港抗爭者有明確目標,係真正睇得出制度問題而且盡力求變,既唔係只想追求他人認同嘅小丑,亦唔係一言不合就會講手嘅示威者,根本唔會認同小丑之所作所為。警員追逐小丑至火車之時,車廂內載滿戴有小丑面具嘅示威者,其時其中兩個因小誤會而無故開打,足證示威者之蠻不講理,與香港抗爭者之底線明確有天淵之別。
表面上,香港抗爭者係反對社會,小丑亦係反對社會,理應一拍即合,但事實上兩者願景根本完全唔同,相提並論,係矮化前者,誤解後者。身處逆境之中,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悲劇人物,情緒波動在所難免,但最後每個人想成為點樣嘅人,點樣嘅小丑,都係一念之差。如果小丑係有原則,只殺壞人,唔殺好人,咁樣發展落去就有戲好做,但當佢連清談節目主持人同精神病院中嘅心理治療師都殺,就已經唔再令人聞風喪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想殺就殺,呢啲絕對唔係迷人反派人物應有行為,只係無法融入任何共同體嘅失敗者至會選擇嘅浮誇表現。無政府主義者只求混亂,但混亂過後嘅人生點樣繼續過,完全唔喺佢地嘅計劃之中,但香港抗爭者對前景即使憂心,但從來都唔會輕言放棄,拋卻人性,呢樣就係香港人高於小丑之處。
殺死清談節目主持人之前,小丑話過自己係nothing to lose,但香港人係咪同樣nothing to lose,呢點大家必須思考清楚。九七之後,香港主權落入中國之手,香港繁榮安定自此同中共利益集團緊密相連,但如今香港人終於逐漸意識到,呢種短暫嘅安逸貪多無益,因為只有自由民主至係真正保障。所以,所謂攬炒,唔係小丑式以同歸於盡為終點,而係還原基本步,靠自己力量重新上路。香港人要守護嘅,係香港嘅生活,香港嘅文化,以及香港嘅未來,絕對唔係nothing to lose。香港人係知道自由可貴,暫時放棄短期經濟利益,而唔係如同小丑真係一無所有。
小丑呢種悲劇人物的確會刺激同路人模仿,引發連鎖效應,而正因為咁,大家更唔應該隨便扣連劇情同現實,渲染錯誤訊息。葛咸城社會亂象紛呈,民眾殘酷無情,只有最瘋狂者至可以生存,如此瘋狂程度,同現今中國更為接近,香港根本遠遠追唔上。香港民族互助互愛,守望相助,就算中共打算攬炒都無畏無懼,勇於挑戰,將來得到嘅一定係復仇者聯盟終局之後嘅大團圓結局。